聚焦养老“三张床”系列:
养老不离“家” 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崔元苑
编者按: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十四五”规划对此明确方向路径、安排制度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如今,居家、社区、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三张床”正在融合发力,向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不断迈进。在此过程中,收获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堵点?如何做好转型?围绕这些热点问题,人民网记者进行了调研,特别推出养老“三张床”系列报道。
相关新闻:
之一:为老年人打造更宜居的温暖之家 机构养老“普惠”文章如何做?
“养老不离家”“服务距离一碗汤”……调查显示,我国90%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尤其是活力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面对巨大的普惠性、基础性需求,居家养老服务也面临着缺人、缺资金、缺标准的尴尬。如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专业资源向居家延伸、流动?如何打造社区居家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难点: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大
“家里的活儿都干得不错,态度很热情。但家务之外,如果自己身体有些不舒服的情况,服务人员就处理不了了。”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已有三年,家住太原市小店区的85岁独居老人张翠兰(化名)却一直有遗憾。
张翠兰的遗憾也是居家养老的现实困境。记者了解到,目前,基层大部分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程度不高,仍偏向基础的家政服务。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专业化水平不足,与日趋迫切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需求相比,矛盾凸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指出,失能失智老人需要更精细、专业的长期照护,但无论家人还是保姆都不一定做得到,这是养老面对的一大挑战。
“工资不高,还得伺候人,我宁愿找别的工作。”听说养老行业快速发展、高素质护理人员紧缺,本想从事养老护理员的小郑因为实际待遇和心理预期有落差,最终还是放弃了。据了解,目前多数护理员的月收入在三、四千元左右,有些甚至更低。这样的待遇放到市场上,没有太大吸引力。
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缺乏上升通道等是年轻人离开以及高学历专业人员不愿意进入养老服务圈的主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这对居家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巨大掣肘。
2021年6月2日,在河北省滦州市滦城街道曹坎村金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在测量血压。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对此,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养老产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玉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曾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大对相关人才队伍培养的补贴力度。从职业教育、学历认定、社会认可度方面进行引导、推动和激励。
“针对居家养老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必须要有大量的专业人员、服务人员从机构走向家庭。”作为养老机构负责人,金牌护士CEO丁少磊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从供给侧改革角度,要让专业的服务人员比如护士能够自由流动起来,盘活人才资源活力。
对此,一些地方已经在开展行动。例如,北京市今年5月发布的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定量”安排:“2020年至2022年,每年至少培训1万名养老护理员、500名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500名老年社会工作者。”
同时,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对从事居家养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晋升方面进行分类评价,突出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评价导向,弱化论文、科研等硬性要求。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
破题:医养服务越来越“到家”
朝阳百子湾家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老年餐桌,一到饭点就排起长队。为解决居家老人“吃饭难”问题,今年,北京市计划在养老驿站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
“这儿离家近,七八分钟就能到,就餐、文娱休闲、健康监测等服务一应俱全。遇有急事,打个电话,工作人员三五分钟便可上门。”天津市河西区76岁的高大福(化名)老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切实感受到了家门口养老的便利。在河西区,像这种以15分钟、步行700米的辐射半径为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覆盖了很多个社区。
从助餐到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可以看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正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越扎实。
与助餐、文化娱乐、精神关怀等需求相比,医养结合一直是居家养老提质的最难突破点。如今,这一情况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半失能或失能重残高龄老人通过评估,获得政府补贴的家庭养老床位资格,居家享受到了机构高水平、标准化的照护服务。而一些具备养老特色的综合型保险集团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居家,通过设立街道护理站等运营方式,打通绿色通道,将医疗资源对接给需要上门服务的老人。
上海市闵行区新虹街道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图为91岁的陆生余在家中展示紧急呼叫设备。新华社记者 王翔摄
此外,随着物联网、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也搭上了“智慧快车”。“手上戴个智能手环,不仅可以随时监测我的睡眠、血压、心率、血氧等健康指标,上面还有两个紧急呼叫按钮,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随时呼叫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刘大妈兴奋地说。
“一键呼叫”“照护宝”、“ SOS”紧急呼叫器、红外体感设备等新科技经过适老化技术研发改造,也逐渐变成居家老人的“好帮手”。从紧急呼叫到全时监护,居家养老的安全感增加了,上门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和精准度也提升了。
待续:未来发展探索“在路上”
居家养老在破解专业度、标准化、覆盖面上开展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是,一些可持续运行机制方面问题仍待进一步推动解决。
比如,养老助餐虽物美价廉,但不少有送餐上门需求的老人却只能“望餐兴叹”。“不是不想方便老年人,只是有心无力。去除成本,覆盖开销已非常困难。再加上人手不足,若请专人配送,成本会更高。”一些养老驿站的负责人对人民网记者直言。
为破解助餐“最后一公里”,北京的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养老助餐数字化,参与试点的驿站与外卖平台签约,筛选驿站周边3公里以内符合标准的餐厅等供应商,为老年人提供“外卖式”助餐服务。
再比如,目前在各地广泛铺开建设的家庭养老床位,虽然叫好叫座,但是为了鼓励有条件、有资质的机构和组织全面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目前的家庭养老床位基本靠财政补贴。
一位相关政府负责人坦言,光靠财政补贴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这是一个持续性的投入,所以还是要慢慢引导老人消费、购买服务。未来可以探索通过专业机构托管的市场运营机制,形成健康发展模式,造福更多老年人群。
此外,很多健康驿站仍未具有配备专职人员或者实现医生坐诊服务的条件,只是简单地能够测血压、测血糖,距离真正打通医疗资源还有很大差距。智慧养老也存在产业发展分布不平衡、产品差异较大、标准不统一、规模化推广受限等问题。
但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以购买长护险的方式为参保人提供专业长期护理服务,弥补了失能人员的社会保障“短板”。
为提高居家养老的整体水平,解决更多失能老人的居家长期护理需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出台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正在从试点扩围。既减轻了家庭负担,也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在试点过程中,一些城市也已经开始形成医保基金、财政、单位、个人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未来将会使更多老人受益。
居家养老作为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基础养老模式,在目前,其探索的各种扩大服务供给的路径,都是以解决居家养老的现实痛点为出发点,渐次显示出活力与效能。随着下一步配套机制的逐渐完善、各方资源的统筹与优化,以及更多社会力量的不断加入,相信居家老人会体验到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