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揭示脑损伤后免疫调节机制 为改善预后提供新靶标

陈曦

2021年04月21日08:5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月18日获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刘强教授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骨髓造血系统可感知受损大脑发出的信号,生成调节性免疫细胞,前往脑内救援的新机制,为改善急性脑损伤预后提供了新的靶标。该项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脑卒中目前已占据我国居民死亡率首位,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当前仍缺乏有限的治疗手段,通常预后不佳。研究表明,急性脑损伤可激活免疫系统,快速调动外周的免疫细胞并趋化至脑内,参与神经炎症和继发性脑损伤。免疫细胞源自骨髓造血系统,那么作为人体首要的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骨髓造血系统在脑损伤造成外周免疫细胞大量消耗后,会有何反应?对疾病进展又有哪些影响?靶向骨髓造血系统的免疫干预,是否可行?

  刘强团队通过分析脑出血病人去骨瓣减压手术取得的骨髓细胞,发现脑出血可快速激活骨髓造血干细胞。结合微PET成像、基因编码和谱系示踪等技术,该团队进一步发现脑出血后机体通过神经支配,导致骨髓在短时间内生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单核细胞。通过特殊筛选和免疫印记技术,该团队还发现了介导骨髓内造血细胞生成单核细胞的分子开关。“作为脑出血后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这些新生的单核细胞可迁移到脑内病灶,减轻神经炎症和血肿周围脑水肿。”刘强介绍。

  此外,使用选择性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促进骨髓生成更多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单核细胞,从而减轻神经炎症并改善脑出血预后。

  这项研究揭示了以脑出血为代表的急性脑损伤,可通过神经支配活化骨髓造血系统,以及骨髓造血系统活化后,新生的单核细胞对神经炎症和脑损伤预后的影响。“这一研究明确了骨髓这一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阐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改善急性脑损伤预后提供了新的靶标。”刘强表示,未来神经科医生或可通过放大这个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脑损伤。

(责编:孙红丽、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