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中医健康提醒:春节聚餐多,如何保护消化道?

2021年02月08日13:25 来源:光明网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 董君莹 史瑞

  春节将至,又到了阖家团聚、走亲访友的日子。聚餐一多,鸡鸭鱼肉自是少不了。推杯换盏时千万要记得,美食美酒虽好,健康更重要。暴饮暴食?胡吃海塞?重油重盐?消化道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哦。

  1.警惕消化道异物

  逢年过节,人们在餐桌上谈笑风生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较平时更易发生鱼刺、碎骨等异物卡进咽喉或食管等意外事件。此时不应继续强行进食,以防刺破食管或大血管;喝醋等“偏方”也往往不能奏效。如果鱼刺卡在喉中,位置较浅,可先尝试在亮光下仔细观察,用镊子夹出。如位置较深,引起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异物伤及食道黏膜导致水肿、糜烂,或引起消化道穿孔、感染等。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聚餐时,不要边吃饭边说话。

  2.警惕不洁食物诱发急性胃肠炎

  在节日聚餐中,人们往往饮食更加丰富,食量也更大,饮酒、吸烟、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频率上升,娱乐活动增多也往往伴随着作息与饮食更不规律,这些均属于对胃黏膜的恶性刺激。

  不洁饮食、过度饮食、不规律饮食,劳累、酗酒等,可导致急性胃肠炎。患者往往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脓血便、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如果在频繁聚餐后出现此类不适,需及时就医。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而言,宜戒烟酒、浓茶、咖啡;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粗糙的食物;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警惕进食过多、饮酒等诱发消化性溃疡

  进食过多、不规律,大量饮酒等,都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肠道黏膜组织受损,充血糜烂,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消化性溃疡最常表现为上腹疼痛,也可仅有上腹胀、不适,反酸,打嗝等消化不良表现。多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胃溃疡引起的上腹疼痛多在饭后;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前或夜间疼痛,进食或服用胃药可有所缓解。消化性溃疡严重时会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可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甚至休克。既往曾患过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免疾病复发。

  4.警惕大量烟酒、辛辣食物刺激诱发消化道出血

  若出现呕血或呕吐物为咖啡色,排出血便或黑便,需注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若出血较慢、较少,患者可能察觉不到明显的症状,突发、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既往患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或在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消炎药物的患者,更需特别警惕,注意少吃质地过硬的食物。

  5.警惕暴饮暴食、过度饮酒诱发急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过度饮酒、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均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一般表现为突发的上中腹痛、腹胀,可向肩部、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急性胰腺炎需及时就医,以防严重者出现出血坏死,继发腹膜炎、休克等。

  6.警惕进食油腻煎炸等高脂饮食诱发急性胆囊炎

  本身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规律,定时定量。如过多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胆囊炎发作,表现为右上腹压痛、发热。

  7.警惕大量饮酒诱发酒精中毒或酒精性肝病

  短时间过量饮用浓度高的酒精可引起酒精中毒,轻者频繁呕吐、精神、神智异常,重者可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也可诱发酒精性肝病,表现为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右上腹或右肋下疼痛,可伴有低热或眼睑、皮肤发黄。

  即使是团聚欢庆的时刻,也不要空腹饮酒,不要同时喝酒与可乐等碳酸饮料;保持清醒,适度适量;服用药物者应尽量避免喝酒,服用头孢等药物者更应严禁喝酒。

  8.警惕不良用餐习惯传播细菌病毒

  许多细菌、病毒皆可通过唾液在饭桌上传播,如幽门螺杆菌、新型冠状病毒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目前在我国的感染率约为50%。感染后可能导致胃粘膜损伤或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或有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Hp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由于已感染Hp的患者是目前唯一明确的传染源,且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防护,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聚餐时应有意识地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另外,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炎症性肠病等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遵守医嘱。

  新春佳节,我们不但要吃得开心,更要吃得健康!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