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就地过年是新常态下改变生活的缩影

陈晓曼

2021年01月28日08:37 来源:健康报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年到头,大家都渴望团聚。然而,今年春节不同于以往,国外疫情依然严重,国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大规模出行无疑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从中央到地方,近期都发出了倡议,号召广大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也提到,在国家有倡议、防控有需要、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选择就地过年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一种支持,同时提出要做好人性化保障。

就地过年,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失落和遗憾,但病毒比我们想象的要狡猾得多、隐藏得深,即使身处低风险地区,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为了全社会的平安,也不妨多些忍耐。而本就与家人在一起的人,也可能要适当改变一下过年期间频繁聚会、串门的习惯,尽量待在家里。今年的春节注定不同寻常,不论身在何处,防疫规定都要时刻谨记心中。

事实上,过年习俗的改变,只是常态化防控对生活改变的一个缩影。从应急状态切换到常态化防控阶段后,生活看似回归日常,却又不同寻常,疫情防控始终应是生活和工作的前提,每个人都应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并主动配合防疫规定。

在本轮疫情之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稳定,百姓生活渐渐恢复正常。不少人因此产生错觉,认为生活又回到了从前,可以不戴口罩进入商超,聚餐聚会照旧进行。

事实上,过去的一年,病毒在不断变异,传播速度更快了。专家提示,人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前,国内一些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就是与放松警惕,个人防护不到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员聚集有关。可是,依然有人并未意识到,人们的生活已经无法,也不应该再回到从前。唯有真正改变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才能与“新常态”和平共处。

虽然疫情防控措施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事实证明,“小麻烦”可以换来“大安全”。

同时,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不聚集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防控新冠肺炎,也能够防控其他传染病;落实红白喜事从简办理、过节不大规模聚会聚餐等防疫规定,也是推动移风易俗的难得契机。

因此,即使所在城市、乡村当前没有遭遇疫情,即使有一天新冠肺炎疫情彻底结束,这些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新风俗也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每个人逐渐养成并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这也是对当前疫情防控最有力的支持。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