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医院:多学科协同作战 成功救治猝死男子
日前,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50岁患者在“鬼门关”走了一遭。1月9号下午,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到120紧急转送的一名患者,晨起6点开始出现剧烈胸痛,到达抢救室时已意识淡漠。经过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心脏内外科、呼吸科、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及心导管室等多科室协同作战,在体外膜氧合(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现已苏醒并成功脱机拔管。
航天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救治,在医院危重患者救治史上谱写了新篇章,彰显了医院ECMO团队针对心源性心脏骤停病例先进的救治理念和技术水平。
1月9日,北京周末清晨7时09分,伴随着紧急的长鸣声,一名50岁的患者被120医护人员送到航天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患者于凌晨6时突发剧烈胸痛,送来抢救室时已处于意识极度淡漠,状态大汗,血压不到70/30mmHg,紧急床旁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冠状动脉主干栓塞导致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抢救室组长刘伟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抢救,吸氧、监护、采集血标本、建立静脉通路、药物升压、镇痛、心内科急会诊、床旁心脏超声及胸片检查......一系列紧急救治快速有序展开。然而15分钟后,患者血压依旧无法维持,急诊科主任王旭东指挥抢救,计划IABP辅助,8点14分 IABP开始启动,有创动脉血压略有提升。
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心脏医学部会诊评估病情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建议静脉溶栓治疗。
8点35 分开始溶栓,溶栓过程中患者出现室颤,电除颤后心电监护提示逸搏心律,自主循环消失,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肾上腺素药物静推、自动心肺复苏机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操作。
复苏10分钟后,患者出现自主心律,但不能维持自主循环,王旭东当机立断启动ECPR抢救。ECMO抢救组的人员们接到命令迅速放弃周末和家人团聚的计划赶往医院,呼吸与循环危重症亚学科带头人林财威副主任医师,护士长刘占肖、马世杰护士等人员迅速到位。
急诊团队再次评估:患者经历2小时的缺血缺氧,10分钟胸外按压,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及IABP辅助下,心律血压仍难以维持,乳酸持续升高,并进行了溶栓治疗,如果再上ECMO,出血的风险急剧增加。急诊科医护人员还是决定利用ECMO技术与死神争夺,家属知情同意、超声引导下VA-ECMO穿刺置管、ECMO管路预冲、管路连接、脑氧监测......依靠医院ECPR团队近3年的救治经验及成熟流程,这例病人VA-ECMO从启动到运转只用了34分钟的时间。随着ECMO的成功运转,患者血压逐步回升,脑氧明显改善,自主循环初步稳定。
针对心源性心脏骤停病人的病因治疗仍刻不容缓。医务部主任李成义主持全院多学科联合救治,副院长张萌主任医师参加讨论,经科学、规范病情分析与风险评估后,果断决定在VA-ECMO+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手术。可是,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循环不稳定,需要VA-ECMO+IABP辅助,这种情况下行PCI危险性极高,术者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医院尚无先例,张萌决定亲自给患者行PCI治疗。
ECMO辅助下的PCI治疗,属于介入手术的高危复杂手术,既考验术者的技术,同时也考验着团队救治的协作能力。
PCI手术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的首选方法,但在PCI围手术期容易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CI同时,应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显得极其重要。ECMO能为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的PCI提供重要循环支持,为围手术期保驾护航。
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大面积心肌坏死,开通犯罪血管会带来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泵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该患者术前即出现心脏骤停,予以CPR治疗生命体征不能稳定,自助循环不能恢复,启动ECPR(体外心肺复苏)支持治疗,属于ECMO支持下急诊PCI的极高危病例,无论是循环系统的恢复还是神经系统的恢复对整个ECMO以及PCI团队都是重大的考验。
由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心脏内外科、呼吸科、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及心导管室等多个科室共计派出医护20余人,通力合作,全力救治患者。手术过程仅10余分钟左右,术后患者冠脉血流得到恢复,血压明显升高(术前80/40mmHg,术后110/70mmHg),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转至急诊监护室继续治疗。
生命的接力棒传递到EICU,林财威作为EICU的组长,深知责任重大。这是航天中心医院第一例ECPR+PCI患者,术前已给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抗血小板,又进行了溶栓治疗,PCI术后又要求强化抗凝,心衰、肺水肿、出血、感染、多脏器功能损伤、脑水肿....前面还有无数道难关。
进EICU不到1小时,患者出现便血,穿刺处出血,血色素下降,ECMO流量不能维持,林财威立即调整抗凝策略,紧急输血补液。EICU成立了专门的ECMO医疗护理小组,24小时专人护理,每2小时微信群汇报病情,心脏外科高扬副主任医师、体外循环师张国华每天到患者床边查房。王旭东随时指导病情变化,预料中的心衰、出血、肺水肿、肾损伤、肝损伤、脑水肿、感染、抽搐等并发症一个不落接踵而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分秒坚守和救治,患者心功能逐渐改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终于在1月13日达到ECMO撤机标准并成功撤机,镇静药物减量后患者出现呼叫睁眼、肢体遵嘱运动等反应,1月15日患者神志清醒,循环稳定,成功撤离呼吸机和IABP。患者努力地为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航天中心医院再创生命奇迹。(航天中心医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