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善创伤急救体系,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2020年12月18日15:3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一个进步社会的理想急救体系里,应该是一旦有急危重患者,不论何人何时何地,都能得到恰当、高效率的救治,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城市急救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人口超过480万,辖区内现有10条高速公路,汽车保有量超过120万辆。据惠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的数据,2015年接到的意外伤害报告有81659人次,而因创伤需要送医院救治的达20332人次。如何通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完善惠州市创伤急救体系,保障全体市民、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老百姓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2016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和原市卫计局的大力支持下,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创伤急救领域全球排名前四的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正式签约建立创伤救治合作关系。自此,惠州市城乡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正式启动。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院作为救治体系中最重要一环,承担了大量工作。主要工作亮点如下:

一、打破传统急救模式,打造新型急救体系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477号)有关要求,惠州市卫健局高度重视并推动本市各县区符合条件的医院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并按国家要求创建创伤中心。截止至2019年11月,我市共有4家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惠阳三和医院、惠东县人民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规模在广东省各市中排名第一。作为本市最成熟的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单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创伤国际合作学习到先进的创伤管理理念和技术,对照自身检视存在的问题,对原急诊科进行结构和功能区改造,创新性建设全市首个功能齐全的创伤复苏单元,打造了创伤院前院内信息衔接通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培养创伤团队人才,形成以急诊外科为核心的创伤复苏团队,打破了传统的急救模式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急诊患者救治不及时等弊端,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伤控制手术-重症创伤复苏等一体化模式。一方面,通过创伤急救中心建设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群雁效应,逐步带动并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涵盖急诊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和麻醉科等专业的多学科创伤救治协作团队,确保严重创伤救治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流程更加通畅和高效。另一方面,自主研发急诊数据管理系统,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管理水平。在伤员的救治过程中有效运用互联网+城乡交通创伤智能救治平台(以下简称“创伤急救平台”),提高了诊疗效率与质量。创伤急救平台发挥的最大作用是以创伤急救为核心,依托互联网云服务,将急救核心工作从院内延伸至院前,在急救网络体系中实现现场救援、途中诊断与院内抢救的无缝链接,并根据急救需要实现多医疗机构联动,最大程度上提高急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地缩短抢救时间,提升医疗急救的整体效果。本项目入选了惠州市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工作。通过对使用前(2017年1-12月)和使用后(2018年1-12月)的582例严重创伤(损伤严重度ISS≥16分)病人数据进行同比分析,院内死亡率从8.87%降至6.21%,同比下降了30%,远低于国内20%的平均水平。2018年5月,经过专家组严格考核,市一院成为广东省第四家、惠州市第一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并成为国家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2019年,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严重创伤救治工作成效再次提升,启动绿色通道抢救创伤病人共615例,其中严重创伤病人321例(52.20%),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仅5.6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成效远超建设创伤中心的预期。

二、从“输血”到“造血”,助力全市急救创伤体系建设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惠州市一医院作为执行主席单位牵头成立“惠州市创伤中心联盟”,成员包括惠州市18家医疗机构,旨在共同提高创伤患者管理能力。目前,我院已从学员的身份转型为培训师的身份,对全市不同人群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对公众普及急救技能和知识。在惠州率先组建专业急救技能培训队,与惠州市红十字会密切合作,先后30次深入罗浮山和惠州西湖等景区培训工作人员和游客,50次深入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普及急救知识及技能,累计培训市民超过5000人次。同时,积极响应政府的“医疗强基层”战略,依托市创伤中心联盟持续举办“惠州市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班”,在惠州市四区三县进行注重实操、注重考核的巡回培训,对培训区域各级医院创伤急救一线医护人员全覆盖。

2019年初,在市卫健局医政科指导和支持下,惠州市创伤中心联盟创立“惠州市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班”,主要面向基层医院急诊医护人员,重点传授院前创伤急救技术,计划两年内在全市四区三县进行巡回培训,目标培训基层一线医护人员1500人。目前已完成龙门县(200人)、惠东县(235人)、博罗县(260人)、惠城+大亚湾区(204人)和惠阳区(217人)的大型培训,取得非常积极的临床成效和社会效应,培训成果在2019年底的全市院前创伤急救医疗质量专项考核中得以巩固。

严重创伤病人到达院内是否能接受到安全、规范、高效的急诊创伤评估和复苏是其得以生存的关键,故院内创伤评估和复苏的培训至关重要。2019年8月,惠州市创伤中心联盟成立省内首个市级“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中心”并举办首期培训班,面向二级以上医院创伤从业骨干进行精英教学,以团队形式(如两医两护、三医三护)培训,重点传授严重创伤的团队合作救治、规范评估和管理;2019年12月中旬成功举办第二期高级培训班。

由此,成功构建覆盖全市的“公众-基层-精英”三级创伤培训体系,为完善惠州市创伤救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持续扩大学术影响力,打造创伤急救品牌效应

惠州市创伤急救体系因为建设较早、体系较完整、亮点突出,发展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品牌效应。2017年底广东省卫健委段宇飞主任带领全省卫健系统领导到我市参观创伤中心和智慧医疗体系建设,肯定了我市创伤中心建设工作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此后,经过不同的学术会议和媒体宣传,我市创伤中心建设工作在省内外引起同行极大的关注,陆续有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深圳龙岗区中心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惠东县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英德市人民医院、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江门市卫健系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东莞市大朗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等组团来我市创伤中心参观学习。2019年底,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河北廊坊红十字会医院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我市创伤中心建设的成效,不远千里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参观学习。

品牌影响力扩大还需要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2019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李王安主任受邀参加2019年沙特国家创伤年会,李王安以《惠州市创伤体系发展》为题作专题讲座,获得国外同行一致好评;2019年9月市一院创伤中心李王安主任受邀参加中国医促会创伤医学全国年会,并在大会上专题介绍惠州市创伤救治发展经验,同样收到国内创伤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正如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委、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赵小纲教授评价:“惠州市创伤救治体系可以做成广东的样板、全国的标杆。”

众所周知,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一样,严重创伤是一类时间相关性疾病,抢救得越及时则效果越好。建设成熟的城市创伤急救体系,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有市内各兄弟医疗单位团结协作,我们定将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实现“健康惠州”、“健康湾区”贡献更大的力量。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供稿 案例编号:153102630)

(责编:孙博洋、李轶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