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医疗同城化  让90公里外的绵竹病人与华西医生“面对面”

2020年12月11日16:0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用导航软件搜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绵竹市人民医院的距离是90余公里。

在交通飞速发展的今天,90公里并不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无论是对于身体有恙的病人,还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华西医生来说,要跨越这90公里,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医疗水平的差距,横亘在两地之间。

但随着成德眉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的加快推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曾经让人无可奈何的“空间距离”,正在不断消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绵竹市人民医院,也在“越走越近”。建立起华西—绵竹医联体,绵竹市人民医院揭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形式丰富的“远程”服务,让90公里外的绵竹病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华西医疗资源。

远程联合门诊 让病人不出绵竹看上华西医生

在绵竹市人民医院,不论住院或门诊患者均可申请远程联合门诊,门诊办公室根据华西医院远程平台更新情况,主动联系患者,收集病历资料,通知远程会诊时间、陪诊医生、陪诊护士,按时完成远程会诊工作。

据了解,华西-绵竹远程联合门诊自2018年底开设以来,已累计服务疑难复杂患者898人次,避免了患者的来回奔波。

家住绵竹市的杜大娘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65岁的杜大娘,患“原发性高血压”15年、“2型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用降压和降糖药。年初,杜大娘因为受凉反复咳嗽,尝试吃了各种中西药,但治疗效果欠佳。

“想去华西医院看看专家,但一想到要去成都挂号、住宿,就觉得特别麻烦。”了解到绵竹市人民医院开设有远程联合门诊后,杜大娘立马做了申请。

几天后,杜大娘如约见到了华西专家。经详细问诊和查看病历资料后,华西医院医生提出了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以及用药中的细节问题,并对患者作了耐心的解答和安慰。“这下我心里放心多了。”问诊结束后,杜大娘满意得离开了医院。

技术升级 助力远程医疗向“实操”模式过渡

日前,因免疫性疾病住院的患者姚先生,在绵竹市人民医院接受了一次特殊的会诊,参与会诊的专家,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秦伟教授。

但不同于一般的问诊,秦教授并没有真实的出现在姚先生的病床前,而是通过一台电脑和一个视频仪,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完成了这次问诊。这得益于绵竹市人民医院今年引入的远程移动床旁查房系统。

“没想到不出绵竹就能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专家面对面交流,省去了转院的奔波,对病人来说,帮助太大了。”姚先生激动地说。

在绵竹市人民医院,华西医生不光能通过电脑亲自询问病情,还能利用5G双千兆+远程CT扫描助手,通过电脑屏幕以及实时通话,准确掌握患者信息,实时远程操控位于华西绵竹医院放射科内的CT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

“这是在以往远程会诊基础上的一次升级。”绵竹市人民医院院长蒋欣介绍说,以往的远程会诊模式下,通常由华西绵竹医院给患者进行CT扫描后,将数据传输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判断。但CT的扫描设置根据病人的情况均有不同的变化,会影响诊断的精准度。“技术手段的升级,让我们实现了远程医疗由传统的’会诊’模向‘实操’模式过渡。”

基层带教 互联网中感受华西医生“言传身教”

秦伟教授与姚先生“近距离”接触,收益的不只是患者。

这次特殊的会诊结束后,参与连线的绵竹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激动得表示,“这既是一次‘远程查房’,也是一次‘基层带教’的新实践,学习到了不少真本领。”    

蒋欣说,在远程床旁查房系统下,绵竹医院的医务人员可参加和华西医院对应科室的病历讨论、阅片会、专业学术讲座、技能讲座、读书报告、科研指导、护理培训专场,还可以将病例拿出来让专家们讨论指导。

在蒋欣看来,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检查等方式,不但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找专家难、住院难等问题,降低患者就医费用,节省就医时间,还能提升基层医院临床技术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相当于是一种造血。”

这种“造血”模式,对绵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来说,效果特别明显。

冯晓东是重症医学科的主任,他说,华西——绵竹医联体建设启动后,医院有幸邀请到全国重症八大仙之一,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在绵竹建立了专家工作室,对口指导科室建设。

“在华西专家来院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疑难重症病例,华西专家不能第一时间来院指导;重症医学涉及亚专业多,专家们也存在专业盲区,不能完全解决科室存在的技术问题……”冯晓东说,针对这些问题,康焰教授提出了“在位”+“在线”的双重帮扶模式,远程查房系统应运而生。

“通过远程方式,华西医院的专家可以随时和我们连线,查房、讲座、病例讨论,专家们少去了来回奔波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针对疑难杂症的患者,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指导救治。”冯晓东说,通过华西医院不断的远程指导,科室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在2019年成功创建为德阳市医学重点专科,并于2020年7月成功立项四川省甲级医学重点专科。

受益于医疗同城化的,不只有绵竹市人民医院。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数家龙头医院已经成德眉资2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联体构建等合作。

这些行动和部署,已经让成德眉资四地不少居民受益。而在这个区域内,一项更令市民期待的工作也正在部署推进中:“一码(卡)通”建设。据介绍,目前成都、德阳、眉山均建立了电子居民健康码管理系统,资阳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已启动立项招标程序。“一码(卡)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为成德眉资四地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小目标”已经定下——力争2021年实现成德眉资医联体、专科联盟内部信息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逐步实现成德眉资居民就医“一码通”。 (绵竹市人民医院供稿 蒋君芳 谭明剑) 

(责编:乔业琼、孙博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