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成语里的中医:不合时宜

熊 建

2020年09月25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合时宜”这个成语的流传是因苏轼发扬光大的。他有一次拍着肚子问侍妾们:“你们知道这里面都有什么吗?”有人说“都是文章”,有人说“都是见识”,苏轼均摇头。这时朝云说:“一肚皮不入时宜。”苏轼大笑。

  这里的“不入时宜”就是“不合时宜”在运用中的变体,最早是汉哀帝因为更改年号造成不良后果,被认为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中医学把哲学上的这种应该顺应时宜的思想引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加以扬弃发展,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法则和用药原则。

  比如治病上,同是感冒,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发病时间,表现是有差异的:南方偏湿热,北方偏燥寒;青年多壮实,老年多体虚;夏秋多湿热,冬春多寒凉……不同的病理表现,决定了不同的治疗原则。所谓“夏令用香薷,犹之冬月用麻黄”“夏不用麻黄,冬不用石膏”等古训,正是顺应时宜思想的经验总结。

  再比如用药上,中医强调道地药材的运用,认为生长在不同地域、采收于不同时段的药物,其质地、成分、效果是有差异的。四川等省份的大山里,黄连、大黄等苦寒药物是道地的;河南等省份一马平川,山药、菊花等温和药物是道地的;吉林等省份冰天雪地,气候寒冷,人参、鹿茸等补益药物是道地的;广西等省份阳光常驻,雨水丰沛,柑橘、沙参等滋养药物是道地的。

  民间流传的谚语“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春来正月间,荠菜是灵丹”等,说明老百姓都知道采集茵陈、荠菜应该在初春时节,这时药效最好。所以说,顺应时宜的思想精髓,深入人心,而不合时宜的做法,则被认为应该放弃,改弦更张。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