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预防蚊虫叮咬 警惕“夺命蜱虫”

2020年07月03日14:41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随着盛夏到来,蚊虫叮咬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相比于普通蚊虫,蜱虫又被称为“夺命蜱虫”,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近期,部分地区陆续报道出,患者被蜱虫叮咬,进医院救治的案例。

蜱虫叮咬至多器官衰竭 分泌物有传染性

武汉市第一医院缓冲科医师张红梅介绍,6月14日夜晚,医院缓冲科收治了一位高热伴意识模糊的72岁女性患者,其牙龈出血、四肢多处紫癫,血小板非常低,随时有自发性大出血的风险,而且合并白细胞低、肝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多器官衰竭的情况。

当时作为值班接诊医生张红梅、叶正华立即连夜对其进行抢救,检查发现患者身上有被蚊虫叮咬痕迹。并询问患者家属得知,患者发病前三天曾收割艾草,回家不久就出现头痛、头昏、高热、恶心呕吐及腹泻,伴全身酸痛,症状很快进行性加重。

接诊医生张红梅介绍称,科室会诊后,高度怀疑患者病情是因感染引起,极可能与蜱虫叮咬有关。随后,经检测发现患者血液中含有布尼亚病毒,证实了这一猜测。而密切接触此类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可能导致人传人,医院立即给家属提供了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家属被传染。同时,也将患者的详细情况向医院公卫处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上报。

蜱虫携带传染性病毒 一旦叮咬需立即就医

蜱虫究竟是什么生物,为什么被叮咬后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北京疾控中心发布的《居家虫害防止宝典》显示,蜱虫,也叫狗豆子、草爬子,蜱的幼虫、若虫、 雌雄成虫都吸血。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武汉市第一医院缓冲科副主任医师张帆介绍,蜱虫喜欢在树林、灌木丛、河道出没,蜱虫可能携带着布尼亚病毒,被蜱虫叮咬后病毒可随血液传染给人体,故在患者的血液中能检测出这种病毒是被感染的直接证据。一旦被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病死率高10-30%,因为被感染者多发热伴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故也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居家虫害防止宝典》建议,个人在防护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漫泡或喷洒,如氨菊酶、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正确的方法是赶紧到最近的正规医院,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并进行局部麻醉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

张帆提醒,虽然在城市里被蜱虫叮咬很罕见,但是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市民进行户外活动尤其去野外活动亲近大自然时,还是应尽量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不要穿拖鞋,可以酌情涂点驱虫剂。一旦被蜱虫叮咬,不要去挖,可用烟熏或者酒精把蜱虫引出,避免更多病毒进入人体,并尽快就医。如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病史。同时,因为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责编:王国菁、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