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佩戴防护用品引起的皮肤损伤
喻京英 罗国金 洪建国
当前,全国有数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然而,有些人因为防护用品也引起了一些过敏现象,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在防控、救治工作时,每天接触的防护用品会带来副作用,甚至引起皮肤伤害。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李安信近日表示,避免佩戴防护用品引起的皮肤损伤,有效的防护措施也很重要。
李安信说,手套、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因具有物理隔绝作用,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但是密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皮肤浸渍;摩擦可能引起皮肤机械损伤,此外这类产品往往含有橡胶或塑料等有机成分,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起过敏等皮肤损害。
皮肤浸渍
皮肤浸渍:如果持续穿戴这些橡胶制品,则会因透气性较差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发生浸渍,表现为局部皮肤变软、发白、起皱、脱皮等。
处置原则:1.选取型号适合的防护用具,确保穿戴松紧适度,待皮肤及防护用具消毒剂彻底干燥后再佩戴;2.佩戴防护用具前,局部外用含氧化锌或凡士林的护肤润肤剂,可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质膜,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防止水化过度、隔离汗液及其他刺激;3.若有条件可适当增加手套等防护用具的更换频率,更换期间将汗液擦干,再次使用润肤剂;4.穿戴结束清洁皮肤后及时使用润肤剂;5.浸渍明显时可使用收敛剂如氧化锌乳膏等。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表现以及处置基本类似于消毒剂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主要见于皮肤、粘膜接触口罩、手套等外界物质引发的炎症反应。症状较轻时,多在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甚至糜烂破溃,可在破溃后继发感染。
处置原则:1.首先要停止使用可疑口罩、手套,更换为其它非过敏产品。2.若皮疹较轻,可在停用3-5天后自行改善,无需特殊处理。3.若皮疹严重,瘙痒明显,可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外用弱效(面部)中效(其他部位)糖皮质激素软膏(有渗出、糜烂皮损伤是应待渗出缓解后使用软膏),有系统症状者可以给予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4.当有继发感染时,应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
汗疱疹
继发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继发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具,局部容易形成多汗、潮湿、温暖的环境,可能出现体癣、股癣、足癣等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可累及躯干、腹股沟、臀部、足部等处,表现为环状、半环状或不规则的红斑、丘疹、丘脓疱疹。
处置原则:可局部外用抗真菌药如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软膏等;如效果不佳或皮损泛发,酌情使用系统抗真菌药物,如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等。
机械损伤
汗疱疹:又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表现为对称性发生于手和(或)足的大量小水疱,水疱位于表皮深层,略高出皮肤表面,可伴有瘙痒、刺痛或烧灼感。
处置原则:尽量保持手、足皮肤干燥,手套等防护用品穿戴前可适当使用润肤剂,穿戴时间不宜过长;皮损部位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卤米松乳膏、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等。
机械损伤:主要指由于较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皮肤组织受压、摩擦而出现的机械伤害。常见部位有:与口罩绑带接触的颧骨、脸颊部、耳后,与口罩塑形处接触的鼻梁部,护目镜边缘,帽沿线,与“尿不湿”接触的腹股沟区,防护衣腰带紧束部等。常见表现有压痕、擦伤、紫癜等。
处置原则:穿戴松紧合适的防护用品;穿戴时间不宜过长;穿戴前可以局部涂抹润肤剂,可利用薄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或水胶体敷料进行局部减压,但应确认是否漏气,不得影响防护效果;压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持久或反复发生处或伴有皮下淤血时,可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肝素乳膏等;皮肤破损处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外贴创可贴或纱布保护创面,一般要待痊愈后方可继续穿戴。
痤疮样损害
痤疮样损害: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对皮肤的封闭及局部压力,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闭塞,加之高强度工作期间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痤疮样损害或原有痤疮的加重。
处置原则:可按一般痤疮治疗原则处理,每日至少温水洗脸2次,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合理选择面部清洁剂及化妆品,轻者外用抗生素类、维甲酸类等药物,重者可酌情口服米诺环素或异维A酸等。
李安信提醒,各医疗机构应常备一些内服外用的皮肤抗过敏药。建议手、面部受压部位穿戴防护用品前涂抹上润肤乳,缓解压伤及浸渍。修整隔离期间每周两次药物面膜保养。此外,如经常吃甜、辣、油腻的饮食,经常熬夜等,也会诱发或加重过敏现象,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影响皮肤屏障保护功能的因素
正常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其他组织组成,皮肤的结构和组成成分构成了一道完整的屏障,健康的皮肤可以阻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到人体内,一旦皮肤遭到破坏,外界的有害物质就更容易进入到人体内。疫情期间,口罩戴得时间长了,手洗得勤了,消毒用品用得多了,都会引发一些皮肤病。有些过敏与个人体质关系密切,常出现于过敏相关的人群当中。所以一定要保护皮肤完整的屏障保护功能。
影响皮肤的屏障保护功能有以下因素:
首先是年龄因素,老年人分泌的皮脂在逐渐减少,很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和老年性瘙痒;化学性因素,日常接触的香皂、肥皂、洗手液、洁洁灵和一些消毒物品,长期接触会对皮肤的屏障造成破坏;生活习惯,如过度频繁地洗澡、用热水烫洗等;环境因素,如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明白了哪些因素会对皮肤的屏障造成破坏,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旦出现皮肤干燥的现象,要多外涂一些保湿类的护肤品。如果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若是口罩造成的过敏,可尽量选择对自己不过敏的材质,尽量不要长时间佩戴口罩,戴口罩前可以外涂一些保湿类护肤品,从而缓解症状。
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洗手的次数,不是说洗得越勤,消毒就做得越好,正确的洗手方式和洗手时间也是很重要的。每次洗手后可以外涂一些保湿类护肤品,尤其是手部已经出现干燥粗糙的情况下,更要这 样做。
专家提醒,一旦皮肤病病情加重且持续不缓解,就一定要及时请专科医生来解决这个问题。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