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畏的“逆行者”减压
熊 建
最近一个视频看得让人揪心。
河南省扶沟县,程大哥的爱人刘海燕是一名抗击疫情一线的护士,在一线奋战多天没有回家。程大哥包上饺子,带上女儿一起给她送过去。为避免传染,面对女儿的想念,刘海燕只能隔空与女儿拥抱,安慰她说:“妈妈在这儿打怪兽呢,等战胜病毒了妈妈就回去了!”
看着泣不成声的一家三口,任谁也难以抑制感情。在充满了对一线抗疫工作者的敬意之外,也让人对他们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而担忧。
当下,作为抗疫斗争的主力军,一线的医务人员、做社区登记的排查人员以及前线的交通警察、新医院建筑工人等人群,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也都比较大。除了物质上的匮乏,病毒的肆虐、前景的不确定性、长期与家人的分隔,导致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负荷都达到了一定的极限,急需得到纾解。
对此,很多网友在为他们加油鼓劲。这是很好的精神支持,但还不够。思想工作、心理工作,是个细致活,需要有针对性,需要具体而微。尤其面对这样凶险的疫情,正常人的反应都是躲着走,但是我们庆幸能有这样一群无畏的逆行者,为社会、为大众扛起重担。这重担,既包括实际斗争的繁重工作,又包含心理情绪的极度紧张。
这样的双重担子,压在他们身上,尽职尽责让人赞赏,情绪不稳也是在所难免。有句话说得好,医护人员也只不过是披上白大褂的同龄人。所以,我们看到有医护人员或在办公室痛哭,或与人沟通事务时用语激烈。对于他们,必须进行合理的心身调整。
比如,通过合理设置班值,让每个人的工作都不要持续太长时间,适当轮休,保持体力。在抗疫初期,人手紧张,可能做不到。如今全国驰援,很多医院已经被援军接手,基本形成了正常的轮换。
抗疫斗争不是一场速决战,而是相对持久的斗争。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卸下心头重担,需要物质和精神上双管齐下提供支持,需要保证持续性。尤其这些人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家,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亲人,一定要创造可能的途径,让他们定期与家人沟通交流,哪怕只能隔空拥抱。毕竟,对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家人和亲人。处在高压一线的工作者,若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缓解压力,就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帮助全社会战胜这场疫情。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