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有害健康?
来听67岁老太现身说法
文翰
癌症,是许多人难以承受的病痛。但对于今年67岁的志愿者方兴志而言,10年前罹患子宫癌后,1000毫升的陌生人血液进入她体内流淌,这改变了她对于生命、对于献血的看法,从此一直坚持在宣讲献血知识的第一线。
昨天下午,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指导、重庆市血液中心主办的“热血共济 爱动重庆”献血摄影作品网络投票活动落下帷幕。其中,二等奖获得者方兴志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一头灰白头发,戴着金边眼镜,说话中气十足。如果不是亲口讲述,谁也想不到她竟是患有10年癌症的病人。
方兴志回忆,在2000年到2007年,她一共参加过单位组织的4次献血。那个时候,对于献血的认识,就是助人为乐,多做好事。到了2009年,方兴志遇到了一件晴天霹雳的事,她被检查出患有子宫癌,需要手术、输血。“手术后才知道,因为我有过献血经历,可以免费用血,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身体里就有了1000毫升陌生人的血液。”方兴志说,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她意识到自己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幸运的。因此,她想做一点让生活更有意义的事。
“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对于献血的知识了解很少,我当时找到了市血液中心的陈鹏老师给我讲解,然后制作了课件,周末去希望小学当志愿者时,讲给小朋友听。”方兴志说,很多人对于献血的误区主要是觉得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就用亲朋好友献血的例子讲给小朋友听,又让小朋友回家讲给家长听。
这次获奖的摄影作品就是方兴志在开州一所希望小学给小朋友讲解献血知识的画面,至今方兴志从事志愿者工作已经6000多小时,其中半数内容都与献血相关。
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据重庆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人体血液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正常情况下,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内运行,其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以备人体急需。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少量失血时,贮血库中的血液会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对健康并无妨碍。
献血前,医护人员会对每位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并对献血者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是否贫血评价指标)、转氨酶(肝功能评价指标)、ABO血型、乙肝等项目的快速检测,结果须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标准的才可献血。献血后还会对ABO血型、RhD血型(稀有血型系统)、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梅毒螺旋体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HIV-2)标志物、转氨酶等项目再次进行检测。血液只有通过各项严格的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才能发往临床使用。
一些市民害怕献血可能会感染疾病,该负责人表示,献血采血所用的针头及血袋是经过国家严格检测合格的一次性医疗耗材,血液采集有严格操作规程和要求,绝对保证“一人一针”,无偿献血不会感染疾病。
谈到如何献血?该负责人建议,献血前一晚注意有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反应。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应暂缓献血。市民进行全血献血间隔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