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皮肤红点不都是出血

抚之碍手、压之褪色是红疹

江劲波

2019年07月04日14:35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 江劲波

在血液科门诊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焦急地掀开衣服,“医师麻烦你快给我看看,这么多密密麻麻的红点,是不是出血点?该怎么办?”接下来我就讲讲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要判断“红点”的性质,是出血点还是红疹。一般来讲,皮肤红点多数是皮下出血,根据皮下出血的直径大小可分为淤点(<2毫米)、紫癜(3~5毫米)、淤斑(>5毫米)、血肿(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具有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特征。而红疹却是抚之碍手、压之褪色,正与皮肤出血相反。

皮肤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主要有四类。1.血管因素。此因素占首位,其中以过敏性紫癜最为常见,出血点多见于四肢,呈对称分布,高出皮面,伴有瘙痒感。

2.血小板因素。血小板数减少或功能缺陷均可致皮肤出现针尖样出血点。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约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1/3,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放射物质、化学药品、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骨转移等)和血小板破坏过多(感染、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有血小板增多症和血小板无力症等。

3.凝血因子因素。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皮下出血,病因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也可引起皮下出血。

4.纤溶因素。纤溶亢进(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叫纤维蛋白溶解)可引起皮下片状出血,病因有肿瘤、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期等。

发现皮肤出血点,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患者除了观察皮肤出血外,还要观察是否还存在口腔血泡、咯血、便血、尿血等情况。如果存在,先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发生颅脑、消化道和呼吸道大出血,拨打120电话或家人电话,由人送到医院就诊。如果没有上述合并出血症状,患者也需立即就诊,查明病因,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医师接诊患者后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迅速判断出血的部位、范围、性质,开具血常规、凝血功能、抗血小板抗体、自身抗体谱、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疾病类型,然后针对病因治疗。▲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