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免疫基础 共筑健康屏障
访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韩金艳
天津市是我国免疫规划策略实行比较早的省市。近年来,天津市始终将免疫规划作为改善民计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道路,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人性化的布局、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了该市免疫规划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创新政策 高位推进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期望和需求,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机制,2008年,天津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市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和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建立信息通报和绩效考核制度,相关指标计入政府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同时,该市制订出台了《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等级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预防接种门诊的市、区分级管理负责制,和督导检查与周期评审结合制,并在全国创新实施免疫规划项目单列、经费独立管理、疾控机构考核、财政直接拨付的项目考核和经费管理机制,率先全面完成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实施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每年投入400万专项资金用于全市一、二类疫苗冷链集中配送,确保了预防接种门诊按照评审等级标准持续、规范运转,疫苗采购和接种安全。
规范引领 提升服务
该市始终坚持规范引领、标准先行、精细管理,全力推进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升。2018年又持续发力,对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更加科学细致的部署和要求。天津根据承担的接种工作任务,将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分为7类进行管理,即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医院产科接种室、卡介苗接种门诊、动物致伤处置门诊、成人接种门诊、集体单位接种门诊和特需接种门诊;同时将天津市免疫规划门诊按照门诊硬件条件和服务能力划分三个等级管理,旨在统筹、规范各类接种门诊的创建和运转,鼓励、规范社会资本的参与和介入,加强、规范属地化管理和考核,提高该市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
强化智能 优化系统
自2012年初步实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以来,为适应群众不断提升的服务需要,天津市共收集基层提交系统修改需求541条,管理平台升级57次,客户端升级42次,并于2017年~2018年启动实施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实现了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成人接种门诊、产科、动物致伤门诊等各级各类接种门诊信息化管理的全覆盖,以及一、二类疫苗管理的全覆盖,增加了在线督导考核模块,建成了疫苗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了对疫苗储存、运输各个环节信息化管理,完善了该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功能。
同时,天津市所有示范门诊和部分规范门诊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预约登记、现场取号、语音叫号等预约接种功能,实现了自动识别疫苗种类、儿童接种时间、留观时间、疫苗批号、接种医生、接种部位等数据采集功能,实现了门诊服务分析和评价等质量控制功能。
在天津市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下,该市免疫规划的服务设施条件大幅提升,新一轮市级示范门诊有27家通过审评达到市级示范门诊标准,预防接种门诊面积平均增加30%,冷链设备增加20%,专职人员增加46%,硬件设施有了大幅度提升,门诊环境、功能分区和工作流程更加合理,服务更具人性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此外,人群免疫屏障不断夯实,保障百姓健康安全。目前,该市已将13种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每年接种300多万剂次,免疫规划疫苗采购经费投入从2000年不足的100万元,上升到目前每年的4500万元。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由85%提高到95%,乙脑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由50%提高到85%,疫苗损耗系数明显低于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推荐水平,疫苗储运全程信息监控、管理率达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建起了牢固的免疫屏障。
最重要的是,在免疫规划工作的推进下,该市的相关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该市脊髓灰质炎自1993年以来一直保持零发病状态;连续20多年无籍白喉病例报告;甲肝、乙肝等传染病发病已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发病最低水平;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耿岩)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