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正视围绕心脏支架的质疑

丁建庭

2019年05月22日17:04 来源:南方日报

连日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举报导师杨向军乱装支架并收回扣”一事持续引发关注。虽然案件正在调查中,但抛开个案,仍有必要关注心脏支架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舆论早有关注,相关质疑也从未消散。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农村达45.5%,城市为43.16%。心血管病作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由于不需开胸,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心脏支架手术成为当前中国治疗心血管病最流行的疗法。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心脏支架手术在我国已普及到县医院层面。据统计,2009年至今,我国心脏支架手术治疗例数逐年增加,现在仅次于美国。而心脏支架,这种直径只有两三毫米,长度不过几厘米的空心不锈钢圆柱体,单个价格往往在万元以上,在挽救无数生命的同时,也引发了无数舆论纷争。

“一台手术可创收10万元”“心脏支架在国外最多做三个,国内却要做十个”“心脏支架医生个个身家千万?一个商人眼中的部分介入专家”……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质疑心脏支架的报道不断牵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围绕心脏支架,舆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没有被“过度使用”?二是利润究竟有多大?三是“暴利”到底去了哪里?

从医学上看,置入心脏支架一定需要掌握好指征,如果对不需要支架的患者也置入,就属于不恰当使用或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了。我国心脏支架手术在过去10多年急剧增长,但仍然存在总体治疗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介入治疗病例数为1000至2000例,我国仅为200多例,特别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仅有5%接受介入治疗,说明整体接受治疗比例并不高。但也要看到,在一些中部地区和基层医院,这种风险更小、更“微创”的支架手术,更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确实存在一些病例适应症掌握不严格、支架置入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导致心脏支架手术在某些医院被过度使用甚至滥用。

多家媒体曾调查发现,医用耗材的溢价通常是5倍,而心脏支架的溢价程度最高峰能达到出厂价的8至9倍。也就是说,通常出厂价几千元的心脏支架,到达患者手里已经变成了1万至2万元。这其中,除了生产成本、研发费用、厂家利润,以及医院的加成和手术费用,加价主要发生在流通环节。据了解,一个心脏支架从生产企业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独家代理商、省级经销商或是地市的次区域各级经销商、医院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加价都在两成左右,环节越多价格越高。从中不难看出,小小的心脏支架牵涉多少人的利益,又有多少人靠它吃饭、从中获利。这也是其价格居高不下以及被过度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向军是否乱装支架并收回扣,目前还不能确定,但确实有一些不规范的医院和医生这么干,故意多放支架,从中获取灰色收入。有医药代理商曾接受媒体采访时爆料:“医生做一个心脏支架手术至少有10%至15%的回扣。保守估计,一个心脏支架给医生的提成在2000元左右。”而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也可以看到医院和医生因为收取回扣被判刑的案件不在少数。也就在近日,海南某基层卫生院医生实名举报,包括他自己在内,该院很多医生存在收受回扣的情况,卫生院管理层却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有可能也参与其中。

这些是不是医疗潜规则?公众需要一个明确答案,医疗行业也需要正视质疑。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