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药品进口税率调整 业内认为进口药或将用降价换市场

邓睿

2019年04月12日11:29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该委员会决定对进境物品进口税进行调整,将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目1、2的税率分别由现行的15%、25%调降为13%、20%。其中税目1“药品”注释修改为,对国家规定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进口药品(目前包括抗癌药和罕见病药),按照货物税率征税。

业内有观点认为,随着“4+7”集采等政策的实施,药价下降趋势不断明朗,进口药尤其是进口原研药或将通过降价换取更多市场,国内药企或持续承压,加快推进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转型步伐,才是应对竞争的有效途径。

中外药企竞争加剧 药品进口额首现负增长

本网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悉,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医药类产品进口额504.29亿美元,同比下降9.75%。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西药类产品,尤其是西药制剂和生化药的进口额大幅下滑造成。虽然进口额大幅下降,但进口数量变化不大,2018年,生化药进口量仅下降7.67%,西药制剂进口量不降反增,增幅1.75%。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此前对本网称:“进口药价格下调是医药产品进口额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进口药价格的下调与2018年国内医药行业的热门话题‘一致性评价’和‘4+7’集采政策息息相关。”

据悉,全国4300余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中,90%以上都是仿制药企业,但目前仿制药企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我国医药行业转型升级。

“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正是对我仿制药行业的一次大洗牌。”王茂春说,医药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发达市场的出口占比不断提高,也说明我医药企业在逐渐提升自身实力,逐渐从仿创向自主创新过渡。加上国内市场医疗消费升级需求的快速增长,人才、资本的助推等多方面动力都在促使中国医药行业由仿制向创新转型。

“4+7”集采全面落地,进口药会否“以价换量”

去年11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以下简称“4+7”集采)。挤掉药品价格中的“水分”,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代专利过期的高价原研药,被解读为此次“4+7”集采的重要目的。

此次“4+7”集采25个中选产品中,药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25个中选药品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在中选的3种原研药中,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片降价76%,施贵宝的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

“以量换价”被业界视为此次集采的一大特点,“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集中了约60%-70%的市场份额,余下30%-40%的市场份额,由未中选的产品争夺。而随着“4+7”集采在试点城市的全面落地,上海、辽宁、深圳、四川、天津、陕西、广州等地已分别对未中选产品提出降价要求。

据了解,辉瑞、赛诺菲、阿斯利康等多个跨国药企的原研药已相继响应政策降价,诺华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在上海通过协议采购主动降价,礼来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在上海完成梯度降价后,还在非试点区域浙江药采平台主动降价。

此次药品进口税率下调,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进口药尤其是进口原研药有望推动实现降价策略,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争取国内市场份额,国内仿制药企和创新型药企或持续承压,加快推进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转型步伐,是应对竞争的有效途径。

(责编:袁婷、李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