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子宫脱垂疾病“盯上”中老年女性

2019年04月09日09:36 来源:南方日报

在女性的身上,子宫疾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其中子宫脱垂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很多女性对子宫脱垂的症状都不了解,出现子宫脱垂的症状的时候不引起重视,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腹部下坠、腰酸、下体不适、咳嗽漏尿,很多女性都以为年纪大了就这样,或者觉得难以启齿不去看医生,但其实她们许多都是患上了子宫脱垂。”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一区主任陈日利说,走着路,子宫掉出来了,咳嗽一声,喷尿了,笑着笑着,笑尿了,这不是讲段子,而是很多女性都遭遇过的尴尬。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较为多发,60岁以上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困扰。

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一般而言,在农村地区,子宫脱垂是发生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这是因为女性生殖器官由于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盆底支持薄弱,使女性生殖器官与其相邻的脏器发生移位。

60岁的张阿姨一直经受着某种难言的尴尬:生养过4个孩子,又长年干农活,上了年纪,总感觉腹部下坠、腰酸,咳嗽几声就会有尿漏出来。“上了年纪就会这样吧。”张阿姨一直这么认为,加上觉得难以启齿,也不好问别人。直到有一天,她感觉有东西脱出了阴道口,到市人民医院就诊,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在绝经后的女性中很常见。绝经前女性也有风险,我遇到最年轻的患者是32岁,40多岁的患者也接诊过多例。”陈日利介绍。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坐骨体后缘的尖锐骨突)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

“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子宫脱垂,如妊娠、肥胖、长时间便秘、咳嗽、干重活等,尤其是生育过多个孩子的女性,发病风险更大。”陈日利谈到。

妊娠和分娩是引起子宫脱垂的直接原因。盆底肌就像一个“举重选手”,盆腔里的膀胱、尿道、子宫、阴道、直肠等,全靠它支撑。妊娠时,子宫要从比拳头还小撑到比几个西瓜还大,容积增加近1000倍,重量从50g膨胀到2500g。盆底组织需承受膨大的子宫而过度伸展拉长,盆底肌的肌纤维和盆底神经极有可能因此而撕裂、损伤,导致盆底组织的承托能力下降,不足以支持盆腔脏器,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脱出,表现为脱垂。

因此,子宫脱垂多出现在生育过多、难产、接产处理不当等产妇身上。此外,产后过早地参加体力劳动或过久地站立与下蹲也易引发子宫脱垂。

腹腔内压力增加,也会导致子宫脱垂。哪些情况会导致腹压增加?陈日利介绍,慢性咳嗽、腹水、频繁地举重或便秘,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都会导致!而剧咳、气喘、腹泻、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如果发生在产褥期,会更容易诱发子宫脱垂。

卵巢功能减退,人体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加剧子宫脱垂。这也是绝经后的女性子宫脱垂多发的原因。卵巢功能明显衰退,雌激素水平分泌下降或缺乏,盆底的支持结构,如盆腔筋膜,就会产生一些退化,变薄变弱,甚至萎缩。加上老年妇女的肌张力减退,子宫本身的重力大于支撑力量,“举重选手”盆底肌承受不住子宫的重量,于是就发生了脱垂。

还有部分女性是先天发育较差,组织薄弱并缺乏紧张度,盆底神经分布障碍,神经肌肉调节功能较差,不能抵抗腹腔的内压力增加或者承受不了体力劳动。什么都不干也会子宫脱垂,就是指的这类人。

患者经常遭遇遗尿漏尿等尴尬

子宫脱垂不仅会造成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严重时还会导致妇女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丧失,还容易并发剧烈的腹膜刺激症状等。

子宫脱垂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Ⅰ度,子宫颈下垂距处女膜<4cm,但未脱出阴道口外;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平卧休息后还能自行还纳回去,但是,严重时脱出物无法还纳,影响行动。

临床表现上说,子宫脱垂的患者会感觉到腹部下坠、腰酸、疼痛感、白带异常,尿失禁、便秘,性生活不满意;年轻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异常,导致不孕或者怀孕后流产几率增加;出血和局部感染;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严重者导致血栓形成。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等。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漏尿)、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如果在子宫脱垂的同时伴有膀胱膨出,患者会更尴尬,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经常遗尿、漏尿,阴部经常是湿潮状态,甚至每天离不开尿垫,这样的难言之隐,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成为女性的“社交癌”。

“压力性尿失禁在伴有膀胱下垂、尿道括约肌松弛的女性中更为常见。”陈日利提醒,腹压增加甚至休息时,膀胱颈和尿道不能维持一定的压力而有尿液溢出,咳嗽、打喷嚏、大笑、抬重物、跑步等活动时有尿液溢出,严重者休息时也有尿液溢出。

子宫脱垂如何预防?怀孕期间合理饮食,控制自身体重和胎儿的体重,分娩时避免造成盆底肌的损伤,产后42天按时复查,积极进行盆底肌的康复锻炼,产后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预防会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如便秘、咳嗽或哮喘等;选择坐式马桶;更年期和绝经期女性建议适当补充雌激素,不过一定不要自行服用保健品,而是要遵医嘱,并同时服用孕激素。她特别提醒,有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时发现早期子宫脱垂,并及早采取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选择手术类型

“子宫脱垂的患者,刚生完孩子的女性可以尝试盆底康复治疗,但对于老年人而言,理疗只能缓解,不能治愈,还是需要手术。”陈日利表示,患者也无需恐慌,随着妇科泌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诊治的进展,子宫脱垂有了“克星”,可以根据不同的脱垂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而且,清远市人民医院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技术,术后5-7天即可出院。

而且,还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也无需担心,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法主要有2种,保留子宫的悬吊术和切除子宫的悬吊术。对于年轻患者可选择保留子宫的悬吊术。

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这也是传统的子宫脱垂治疗方式。切除子宫后,将盆底肌松弛的部分筋膜缝合在一起,阴道前后壁经过修补重建后,阴道适当缩小但一般不影响性生活。如此,盆底变紧,需要承受的压力减小,也不用担心盆腔器官脱垂。对于年龄较大,不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费用少。

子宫脱垂悬吊术,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推荐使用保留子宫的悬吊术。而且,随着盆底诊治技术的发展,悬吊也有了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女性的需求。

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在骶骨两侧壁孔各拉一条绳子,牵拉住子宫,等于将子宫“吊回去”,也减轻盆底压力。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骶棘韧带固定术。骶棘韧带是人体“最坚强”的韧带,可以将阴道顶端缝合后再用缝线缝合固定在盆腔两侧的骶棘韧带上。

“经济条件较好的,可以使用Y网补片,这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治疗方式。”陈日利推荐,Y形盆底及阴道前后壁移植网补片,在宫颈前唇、后唇各拉一条线,吊到骶骨上,形成“倒Y”形结构。聚丙烯网片是盆底修补手术中强度最强、最适合的材料,手术完成后,网片会和身体组织长在一起,修复过程中40%可吸收,不吸收部分将终身留在人体内。材料很柔软,可以保证既能“吊住”子宫,又不会伤害到周围的组织。不过,Y网补片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因为如果手术操作不佳,网片会漏出盆腔,有刺穿肠道、阴道等组织的风险。

■链接

子宫脱垂疾病有哪些特点

分娩时,过早下迸、急产、滞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

产后如经常仰卧,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子宫常向后倾,子宫后倾的结果使子宫轴与阴道轴一致,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另外,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工作,可迫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

要预防子宫脱垂,女性除了要加强青春期、孕期保健外,还要注意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到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较大,该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另外,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一般而言,治疗时须针对病因和自身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对轻度者或年老体弱者,应以预防保健为主,必要时可用药物控制。与此同时,进行适度的提肛肌收缩锻炼。

Ⅱ度以上脱垂者,手术是最有效的方法。对年轻、未婚或有望再生育者可以做曼氏手术,就是不切子宫体,只切一部分宫颈,并做阴道前后壁修补。目的是缩短韧带,通过筋膜的缝合来加固盆底肌肉。不过,留下了子宫,手术后有再犯病的可能。无生育愿望或已经绝经合并有子宫肌瘤或宫颈病变的妇女,常用方法是从阴道切除子宫,并修补阴道前后壁;对伴有膀胱和尿道膨出者,还须加固膀胱和阴道筋膜。(彭可明 刘秋宜)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