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北京协和医院女性盆底疾病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01月19日14:14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郎景和院士团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和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北京协和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研究团队

创新术式,国际国内广泛应用

据了解,2002年1月11日,在郎景和院士的指导下,朱兰教授主刀了她的第一台无张力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将一根吊带固定体内,经过尿道中段给予支撑,控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小便不溢出。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技术改进,协和首创的TVT手术水垫注射策略,已纳入国际抗尿失禁标准术式。

结合亚洲女性骨盆特点,该团队创立了“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对网片进行设计裁剪,再巧妙利用“边角余料”,结合自主开发的穿刺针,改良路径进行盆底重建。治疗费用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创建学组,提高盆底诊疗水平

作为《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单位,北京协和医院于2004年3月牵头举办第一届全国女性尿失禁与盆底功能障碍学术会,次年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成立妇科盆底学组,郎景和院士、朱兰教授历任学组组长。

学组成立以来,协和组织全国20多位学组专家,制定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等7个指南规范和临床路径。举办了125次全国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在全国推广盆底解剖和手术治疗的新观念、新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盆底手术并发症登记系统,推进疾病诊治的规范化。

拓宽研究,助力盆底疾病防治

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支持下,该团队完成了中国成年女性盆底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涵盖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和粪失禁五大病种共计5万例患者,为制定盆底疾病防治方案提供了科学数据。结果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0.9%,产次、分娩、年龄增长是高危因素。

该团队还对盆底疾病发生机制展开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佐证了压力性尿失禁“吊床理论”。发现分布于阴道壁、盆底筋膜和肌肉韧带的雌激素下降、激素受体下降,说明绝经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增加和状态加重,解释了雌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不佳的原因。

建立三级防治模式,关口前移治未病

朱兰教授指出,中国约有1.5亿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我们需要更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预防和非手术治疗是重点。

据介绍,经过十年努力,该团队普及盆底康复是盆底疾病源头治疗的理念,建立从筛查、诊治到质控的中国盆底疾病三级防治网络。目前已举办50多期技术培训班,培训近2万人员,在全国2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盆底项目,筛查、康复惠及人群500多万。(协和医院供稿)

(责编:许心怡、李轶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