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问诊”分级诊疗与多点执业 看专家学者如何破题

2019年03月29日16:52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李轶群)近日,第二届“落实分级诊疗与多点执业”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表示,我们重视并推进分级诊疗原因有三,一是要提升我国医疗服务的效率,需要从制度层面重构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是一种制度选择;二是分级诊疗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目标的具体有效路径;三是分级诊疗可以提高整体医疗系统的运行效果。

会议现场

方来英表示,目前,社会、政府、业界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和把握还存在分歧,这也是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构建和推进存在诸多问题和难题中的最大问题。即便在业界,也有不少人认为基层医疗就是低水平的医疗,这是不科学的。初级医疗服务并不等于低水平的医疗服务,这是亟待纠正的观点。

面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丰台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认为,如果将分级诊疗制度的分级定位为上下级,这种制度就很难真正实现。他表示,目前,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在基层医疗机构“提质”上下功夫。这是因为,只有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基层百姓大部分的医疗服务需要,分级诊疗的“底儿”才能兜住。现在很多老百姓不愿意到基层看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基层医院看不好病,甚至误诊误治延误了病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 霍勇

“分级诊疗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苗艳青表示,但因为医保支付体系不完整、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不够、信息化建设和共享的程度不强等因素,我国要建设成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可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是助力分级诊疗的一条重要出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爱明提出建议。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终生名誉会长殷大奎对这一提议表示赞同,他指出,医联体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强基层的重要措施,是大医院让百姓受益的战略性措施。但医联体只有真正“联心”,成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也即“医共体”,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还建议,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实现医疗服务体系的扁平化,也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

在医生多点执业话题的讨论上,与会专家也提出多方意见。

霍勇表示,在2015年,落实医生多点执业就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几年时间过去,医生多点执业依然面临着弹簧门、玻璃门,并没有实质上的推进。

霍勇指出,关于医生多点执业,国际上有很多平台式医院,比如美国有很多医生集团平台,医生可在一个平台上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开展多点执业。在我国,医生集团平台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事实上,只有医生的相当一部分收入,在社会服务或者是在商业模式下市场化的机制中得到回报,多点执业才能成为可能。他表示,从长远来看,多点执业的设计一定是在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中来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表示,医生多点执业,也是实现医疗资源均质化的重要路径,而医疗均质化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保障。

凌锋表示,最近两年,她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志愿医师分会会长,多次带队中国志愿医生赴全国各地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医疗技术扶贫行动,这些行动也都涉及到医生的多点执业。

凌锋呼吁,医疗是需要法律许可的。目前我国医生“单位人”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医生帮扶行动的开展。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出台法律条文细则,明确医生可以多点执业范围和时间等,让医生成为全社会的资源,以改变目前医生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的现状。

“加强顶层设计,从法律层面认可医生多点执业”是与会多位专家的共识。方来英建议,改革医疗责任险和医院现有的用人制度,实现医生的执业资质和注册地点可分离,让医生多点执业拥有“合理合法”的出口,这样将会有更多百姓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责编:刘卿(实习生)、李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