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手术等六类医疗服务价格将调整【2】

2018年12月28日07: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释疑

  除规定不报销项目 其余项目均纳入医保

  北青报:本次改革对患者个人负担有什么影响?

  答:本次改革调整项目更广,但相比去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影响人群要小。按照国家到2020年要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总体要求,将中医、病理、康复、精神、检验、手术6类项目同步纳入改革范围,约占现行项目八成左右。虽然涉及的项目数量较多,但这些项目涉及的人群要小于去年。

  从“五个一”,细分来看,三个“一”都是与“降费”相关。根据测算,改革后全市医疗费用总量上基本平衡,考虑医保报销政策,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费用略有增加。但对患者个体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升有降,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较多、化验较多的病种,费用一般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患者诊疗费则会有一定增加。对此,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细化分析,对由于价格调整可能引起的费用涨幅较大的病种,将通过医保政策结合救助政策予以支撑,确保把个人负担及困难群体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

  总体上讲,短期看,改革后不同患者费用有升有降,但从长期看,通过压缩药品、耗材等价格空间,通过医疗服务的调整和规范,最终是让广大百姓更加受益。

  北青报:本次改革先期调整的1600余项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是否报销?

  答:本次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除国家明确规定不报销的项目外,都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范围,精神类项目全部按甲类报销。市医疗保障局介绍说,在目前职工住院报销封顶线30万、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20万的基础上,将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高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减轻大病患者医药费负担。

  此外,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对社会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医保兜底,对医疗机构的医保支付标准适当上调,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该负责人介绍,对由于价格调整可能引起的费用涨幅较大的病种,将完善单病种支付政策,通过医保政策和综合救助政策予以支撑,确保把特殊困难群体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

  北青报:本次改革政策出台后,对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有什么影响?

  答:本次改革除三个“降费”之外,提升的是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提升的是医疗服务水平。对这部分项目价格的调整,着重体现了两个衔接:与国内同类型城市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相衔接,与本市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相衔接。从医务人员来看,本次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医疗机构来说,通过深化改革取消不合理的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两个补偿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有利于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

  更多三级医院号源分派至基层医疗机构

  除改革方案和价格文件外,昨日本市还同步印发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明确了5类40项重点任务,改革的同时改善医疗服务。

  挂号上,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将三级医院号源更多下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核心医院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号源,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的相关专科预留30%专家号源给合作医疗机构,三级医院全部开展知名专家团队服务。

  同时,与交通高峰期“错峰”就诊。各医疗机构要根据方便患者、缓解交通拥堵的要求合理配置出诊单元、出诊医生层级,发挥知名专家作用,多措并举优化挂号资源配置。五环内的三级医院要合理调整每日上下午出诊单元的比例,酌情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数量,避免患者就诊时段过于集中于交通高峰期,调整范围应覆盖全院绝大多数专业。

  此外,三级医院要采取措施减少患者“排队”住院时间。要完善护工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舒心服务。推进医院设立医务社工岗位,在诊疗、心理疏导、生活、法务、援助等方面提供患者支持服务。基层就诊方面,进一步扩大基层慢病用药种类,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 解丽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