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碱性食物更健康?酸碱体质论毫无根据!

2018年11月14日07: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

在养生一族和老年人群中,“酸碱体质”概念可谓是深入人心。无论中医西医的专家们怎么站出来澄清这是一套不靠谱的理论,却还是难以抵挡某些营销广告对大家的洗脑。

不过,这回好了,全世界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罗伯特·杨先生,就在最近,在美国法院因为非法行医败诉,判赔了一亿美元!和这个消息随之被挖出的还有他劣迹斑斑的行骗生涯。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中国营养学专家葛可佑教授就对此进行过非常严肃且专业的批驳。今天咱们就来重温一下葛老师的文章,看看酸碱体质理论这个完全是荒唐的发明创造到底有多荒唐。

近些年来,不断听到“碱性食物抗癌”“碱性水抗癌”等传言。理由是人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分。认为“酸性体质的人容易患癌,而碱性食物和碱性水能改变人的酸性体质,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此说法流传很广,不少人信以为真,相信酸性食物不好,“酸性体质”危险。有的人甚至改变了饮食行为,追求“碱性食物”, 规避“酸性食物”。特别是有些癌症患者,盲目采用“抗癌食物”,而忽视合理营养,结果造成了营养不平衡。其实,这些说法毫无道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不符合生理学和营养学基本理念。

人体的酸碱度是稳定的,始终保持弱碱性

人体不分“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所有的健康人身体始终处于酸碱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人的血液、淋巴及细胞液的pH值始终维持在7.4左右,不能低于7.35也不能高于7.45。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病了,而且一定是严重的疾病,如肾脏、肝脏、肺脏的功能障碍等。实际上,人的体质没有酸性或碱性之区别,始终保持在pH7.4左右。

稳定的酸碱平衡状态是通过很复杂的调节系统完成的。首先是通过呼吸功能调控,在体液偏酸时,多呼出些二氧化碳,在体液偏碱时,少呼出些二氧化碳。其次是通过肾脏调节,在体液偏酸时,肾脏就多排出些酸性物质,回收碱性物质;在体液偏碱性时,肾脏就多排出碱性物质,回收酸性物质。与此同时,血液内还有四个缓冲对:碳酸盐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血红蛋白缓冲对和血浆蛋白缓冲对。这些缓冲体系随时对血液的酸碱度进行微调,确保体内的酸碱平衡。

人体这种调节能力属于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证身体能随时处理进入体内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使人体始终处于弱碱性状态。有的人尿液偏酸性,有的人尿液偏碱性,或者一个人的尿液有时候偏酸性有时候偏碱性,那正是身体通过多排泄酸性物质或多排泄碱性物质来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的表现,并不是“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的表现。

食物和饮水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度

水及各种水溶液的酸碱度是以其氢离子浓度(pH)来表示。pH等于7为中性,pH大于7为碱性,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pH小于7为酸性,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我国的饮用水标准规定pH在6.5~8.5 之间都是合格的饮用水。说明喝弱酸性或弱碱性水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人们的日常食物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几大类。米面杂粮等谷类,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及一些坚果等称为“成酸性食物”。因为它们含有磷、硫、氯等元素较多,其燃烧后的灰分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推断其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的酸性产物占优势。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和奶类等称为“成碱性食物”。因为它们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较多,其燃烧后的灰分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推断其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的碱性产物占优势。但是,人体的代谢过程极其复杂,代谢产物不计其数,不能简单地认为吃了酸性或碱性食物就会影响体液的酸性或碱性。实际上,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都是合理营养必不可少的。

早在18世纪,英国海军上将带领1955名海员作环球航行,他们的食物主要是粮食和肉类,基本没有蔬菜和水果。4年后返航时,丧失船员1051名,他们多半死于维生素C缺乏病。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条件很艰苦,甚至是“一把炒面一把雪”,根本吃不到“蔬菜和水果”。当时不少战士发生了营养缺乏症,比如夜盲症,但并没有出现酸中毒症状。由此说明,食物的酸碱性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度,更不会造成“酸性体质”。

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都可能发生癌症

癌症是身体组织细胞受到“致癌因素”刺激后发生的恶性改变。这些恶变细胞脱离了组织生长规律的控制,不停地增生、扩大,破坏正常组织形成瘤体。学界公认的致癌因素有:物理因素如放射线等,化学因素如苯等和生物因素如黄曲霉毒素等。各种因素的致癌机制复杂多样,但是没有证据说明哪种致癌因素是改变组织细胞的酸碱度而造成恶性病变的。

人体很多器官都可以发生癌症,这与酸性或碱性环境没有关系。根据近些年肿瘤的统计数据,我国居民肺癌年死亡率约为31/10万,而脑瘤年死亡率仅约为3/10万。这些器官同样处于弱碱性环境(pH≈7.4),但发生癌症的机会却相差甚远。还有,胃液pH值约为1.5,胃是人体酸度最强的器官,但并不是发生癌症最多的器官。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但至今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与饮食的酸碱性或环境的酸碱度有关联。由此也说明,酸性条件容易罹患癌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本文作者葛可佑是曾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任高级营养官员,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所长。当选为中国营养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长,2001年当选为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执行委员。现为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及首席顾问兼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等职。主编《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书。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