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内血糖信息化闭环管理为患者保驾护航

2018年10月10日13:17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全国开展“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项目,成为广东省卫健委的适宜推广技术,此项目曾获“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全国糖尿病管理特色项目”评比第一名。现将该项目情况报告如下:

院内血糖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

专职的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团队。成立一支以内分泌专科医生和护士为主导,营养科、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的团队,制订明确的目标、责任和绩效评估等详细方案,以负责全院内非内分泌科患者的血糖管理,制定相应的血糖管理方案,指导监督方案的执行,并对相应的治疗结果负责。

设备管理及维护支持团队。成立一支以检验科及信息科相关人员为主体的设备管理及维护支持团队,主要负责医院/科室网络化血糖管理系统的选择,系统日常质量控制及操作人员的质量评估。同时确保系统与医院中的HIS/EMR等系统间平稳、顺畅的对接,保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将血糖监测数据信息及时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交换,为临床管理患者血糖提供技术支持。

血糖监测。接受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的高血糖住院患者一天接受多点血糖监测(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护士使用自动化床旁检测血糖仪识别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患者身份后监测患者血糖,自动化床旁检测血糖仪将自动保存血糖信息,如果检测血糖值过高或过低都会触发警报。护士完成病区患者血糖监测后,所有血糖信息将立即传输到系统接口软件,所有血糖信息一并呈现在HIS、LIS、医护人员终端(医师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及办公系统界面。内分泌专科医师可直接通过医生工作站监测全院住院患者血糖信息,也可通过登录血糖管理系统(系统接口软件)采用多种形式分析各病区患者血糖变化趋势或每个患者血糖变化趋势。

危急值处理。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的自动化床旁检测血糖仪与系统接口软件可具有危急值报警功能,在测得患者血糖≤3.9mmol/L或血糖高于11.1mmol/L(内分泌科医师可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设定每个患者触发警报的血糖阈值),包含患者信息及血糖信息的警报对话框自动弹出并锁定电子医嘱系统(医生工作站),电脑界面的锁定必须通过医师下达对危急值的处理医嘱方可解除锁定。

制定血糖管理计划。血糖管理团队接到会诊后登陆系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血糖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基于指南的血糖管理计划。血糖管理计划包括血糖管理目标及降糖方案。内分泌科会诊医生可每日登陆系统浏览该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及时下达调整降糖方案医嘱。内分泌科护士也可通过系统对患者提供专科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方案。营养师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及血糖特点予以饮食指导,心理咨询师及康复医师分别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可将全院的血糖监测数据有效整合,提高了会诊以及各科室合作的效率,患者血糖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

血糖管理。内分泌科专科医师监测各科住院患者血糖,直接使用电子医嘱系统处理高血糖或低血糖患者。内分泌科专科医师还可以根据患者治疗计划和住院时血糖变化特点必要时改动血糖控制目标和降糖方案。

项目意义

与传统的血糖监测不同,院内血糖监测系统使用专门、可联网的医用血糖仪,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其操作者需经过培训和考核,同时配有一整套与之相关的规范文件。其具有以下优点:(1)更精确、更准确、更强的抗干扰能力;(2)具有患者识别功能并能实时、自动建立数据库;(3)具备联网功能;(4)可接受第三方质控,并保留完善的质控记录;(5)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院内血糖监测系统简化了血糖监测流程,实现了血糖的网络传输,减少了人为误差,这为实现血糖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由内分泌科主导、全院各科室良好协作,形成科学的院内血糖管理,为实现院内血糖的专业化、信息化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借助血糖管理为契机,整合医院资源,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能够实现“闭环”,无论糖尿病患者在哪一个科室、哪一个病区,有了院内血糖管理,患者均可以得到及时、快速、准确、规范的治疗,减少患者因血糖水平不佳而导致的手术延误。通过一对一的糖尿病教育,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现内分泌代谢科成为中国首批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技术获广东省卫生计生适宜技术入库项目,通过牵头成立广东省血糖管理专科联盟,建设互联互通的远程动态血糖监测管理会诊平台,以血糖为“抓手”,通过“双向转诊”、“糖尿病管理技术指导”、“人才培养”、“专家下基层”、“资源共享”等方式将血糖管理技术推向社区及基层,更好的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便捷有效的降糖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供稿)

(责编:崔元苑、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