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患者未到 信息先到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简化流程 提升体验

2018年09月19日1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对于飞速发展中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助力医院发展、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的重要助力,自2016年以来,医院不断在信息化建设上做加法,智慧医院初具雏形。

智慧医疗解决三长一短问题

门诊是百姓就医的“第一站”,被诟病最多的“三长一短”问题也是发生在此。为改变此状况,医院于2016年推行“智慧医疗”,病人在就诊时,无论是预约挂号还是缴费,都可以直接在机具上完成。目前,机具分布在门诊各诊区,实现诊区挂号,诊区缴费服务。机具使用率已超过80%,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机具挂号率更是高达86.3%,大大缩短了患者排队时间。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医院结合微信、支付宝功能,实现诊疗支付,让患节省了往返缴费的时间,支付完成后拿到诊间结算凭条,就可以直接去药房取药或去相关科室做检查,这种便捷的结算方式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开发掌上医院微信公众号

“第四中心医院掌上医院”的推出标志着医院就诊服务正式步入“互联网+”时代,打造了互联网全流程就诊。患者可通过微信实现门诊预约、挂号、缴费、报告查询等服务,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可以进行查询预约记录、挂号记录、当前排号顺序、检验检查报告、诊疗费用等信息,院内智能导航,便捷的功能覆盖就诊全过程。

助力急诊患者救治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为最大限度优化急诊抢救流程,医院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其中,集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三网合一建成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远程医疗体系,并与“120”急救中心及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互联互通的诊疗平台,患者在“120”接诊后,其实时信息即时传送至医院急诊科监护平台,监护平台会发出报警,提示急诊医生有在途急诊患者。这一功能使医生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即做好相关准备,同时急诊二线医生先于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实现了急诊患者救治过程的无缝衔接。

创新全程陪检信息系统

陪检信息系统依托于医院信息化系统平台,采用模块化管理,检查科室、临床科室、陪检中心三方协同工作,住院患者到达预约检查时间后即可在陪检人员陪同下到相应检查科室进行检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病人“扎堆”现象。

提高急性胸痛救治水平

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其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为国家级胸痛中心,D to B从建设前平均130分钟降至82分钟,D to N从平均80分钟降至25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0%。其中,急诊PCI病例中不乏有超过85岁的高龄患者、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都成功救治出院,实现了“无欠费、无死亡、无纠纷”的承诺。

多学科协作打造卒中中心

2017年8月以来,医院着眼于未来神经科的发展需要,经反复多次酝酿、调研,作出重大部署,整合3个神经内科病区和神经外科,建立神经病学中心,对专业和人员进行重新整合,精耕细作学科发展。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完善组织保障、优化改善诊治流程、强化确保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的举措,医院卒中中心的能力得到了各方认可。2018年5月,喜讯传来,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卒中防治中心”,获此殊荣的全国共有12家医院。

加强创伤中心建设

由于创伤中心结构复杂,涉及的科室、专业较多,目前国内又没有成熟的规范和样板,针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医院特聘请国内创伤领域的泰山北斗级专家王正国院士,建成院士工作站,对创伤急救工作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进行指导;建立医院创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创伤骨科、急诊。普外科、ICU等专业的分工和职责;对抢救流程进一步优化,确保创伤救治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提升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构建慢病健康管理

2018年3月8日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MMC正式揭牌,意味着新的慢病健康管理开启。医院MMC中心设有糖尿病门诊、肥胖门诊、代谢综合征门诊等其他代谢性疾病专科门诊以及并发症检查区,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在这个诊区里糖尿病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疾病来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还有血压、血脂的管控将和血糖的管理纳入一体。据了解,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MMC成立以来,对1200余位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综合、全方位、个体化的管理,开展联合多学科的集中患教120多次,为2600例患者提供代谢综合征相关知识教育及用药指导。通过中心标准化的管理,患者的血糖、体重、血压等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据统计,加入MMC的患者糖化由原有的8.65%下降至7.08%,体重由75.6kg下降至74.7kg,血脂、血压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简化流程提升体验

提升患者就医的体验,医院在改变门诊服务模式上下功夫,将服务窗口前移,成立综合服务处,集导诊、医保咨询、预约挂号、退换号、打印票据等功能于一体;重新规划诊室布局,建立了心脑同治诊区、MMC诊区、中医诊区、口腔科诊区等,方便患者在同一层同一单元内完成相关疾病所需的挂号、就医、检查、治疗、缴费等流程。

门诊“全链条”诊疗体系便民惠民

以疾病为链条,医院努力打造多个MDT门诊,其中,在MMC的成功运作基础上,院长田凤石同志提出了“心脑同治”理念,成立了CCMC(标准化心脑血管病管理中心),对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医院改变既往科室按照手术与否区设置的局限,将同一系统疾病设置在同一诊疗区域,使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得到更加合理和有计划的治疗。

“三师联动”构建健康防线

医院组建了营养师、心理师和临床药师“三师”联动小组,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和风险筛查,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营养情况、精神状态及以往用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此协助专科医师有针对性地制订诊疗方案,逐步形成了以“三师联动共管”协助临床医生诊疗为主要特征的“四中心”做法。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在门诊和住院部全面推广,不仅提升了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最大程度的受益,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普遍欢迎。

营造健康和谐氛围,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传播健康理念,维护正常诊疗秩序,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借助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载体,大力弘扬“健康走一生”、“慢病管理‘吃、药、动’”等理念,传递健康正能量。今年以来,医院专家在电视台、电台开展15余次健康讲座,普及“大健康”理论,传播智慧医疗便民惠民、流程改造优化就医、打击倒药骗保等医疗服务举措,引导舆论,服务百姓。在惠民服务过程中,我院的医德医风管理以问题为导向,关口前移,规范窗口服务,贯彻首问负责制,满意度测评度持续增高,2017年我院全年自查满意度为:95.02%,三方调查满意度为93.1 %,2018年上半年自查满意度为95.86%,三方调查满意度为97.9 %,其中门诊满意度为99.1 %,创历史新高,整体满意度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

三急一慢带中间

作为天津市北部区域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结合区域特点,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提出了“三急一慢带中间”的发展思路,“三急”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一慢即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带中间”即带动学科发展。如今,医院已发展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示范性卒中防治中心,以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为代表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居全市前列,其中,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D to B(患者进入医院的大门到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球囊扩张时间)时间平均降至67分钟以内,最短的仅有30分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DNT时间缩短到40分钟以内,最短的仅有20余分钟,急性卒中溶栓率达到12%,超过国家级卒中中心 6%的要求,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不足2%,时间窗内溶栓率达到75%以上,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慢病管理方面,医院建立了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该中心是集疾病诊疗、快速检测、数据分析、患者宣教和随访于一体的服务中心,能够将代谢性疾病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所有相关环节,集中在单一MMC站点内,同时依靠APP联通院内就诊和院外随访。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MMC成立以来,对1200余位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综合、全方位、个体化的管理,开展集中患教120多次,为2600例患者提供疾病知识教育及用药指导。通过中心标准化的管理,患者的血糖、体重、血压等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据统计,加入MMC的患者糖化由原有的8.65%下降至7.08%,体重由75.6kg下降至74.7kg,血脂、血压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打造“智慧医院”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专注于通过“社区为源,患者为本,溯源管理”,以全流程、多维度、广覆盖的形式助力患者全周期管理。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健康与医疗论坛”颁奖盛典上,医院荣获智慧医疗·十大优秀医院。为实现对急诊病人快速反应,医院借助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三网合一,与120急救中心以及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平台,实时传输患者病情的变化信息,达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无缝结合。在急诊电子识别手环,也成为时间轴管理的重要依据。诊间支付牵手“微信、支付宝”开启缴费“加速度”模式,成为医院在开通手机APP、院内自助缴费机具等多种挂号缴费方式之外新的支付方式全程陪检系统,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在门诊,医院推行手机APP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分时段诊疗,大大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在住院部,推行无线查房、营养配餐系统、自助打印系统的同时,自主研发了全程预约陪检系统,使传统的患者和家属拿着申请单到处预约以及排队等候检查的模式悄然生变。避免了检查科室的拥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物资配送设备管理智能化,降低成本实现耗材溯源管理。医院有意识地划分非医疗、辅助医疗与医疗主体,在物资方面将高值、低值耗材管理进行二维码扫描,做到精细化管理,使耗材精确到从哪出从哪入,可以追溯到科室;在设备维护维修方面对应用设备进程的全程应用周期的管理,从一出厂到进入医院再到整个使用过程中都有监测。在国家卫计委两次督导检查中,专家们对此项工作都给予高度认可,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多次组织天津市各家医院来我院进行学习交流。(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供稿)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