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养生园
晨起空腹一杯水,适合你吗?听听专家的说法
编者按:“晨起空腹一杯水”成为一条流传甚广的健康名言,很多人认为这杯水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可以减少疾病发生。但晨起喝水喝不对还会伤身体,喝水也要因人而异。本期,《金台养生园》栏目,小编和大家聊聊如何喝水更健康。
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适合吗?
晨起喝水要看体质
清晨,人体阳气随太阳东升开始升起,“晨起一杯水”会阻碍一些人的阳气升起,尤其是体弱多病、经络堵塞、阳气少 的人。
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晨起一杯水”,其实可以通过观察面色判断,是湿润明亮还是干涩暗淡。前者表明体内阳气充足,后者代表身体里阳气较少,阴气偏盛,这类人起床后应该鼓励阳气生发,不适宜饮水,否则会使阳气生发受阻。
临床上,很多女性患者晨起饮水后出现不少症状,有的头晕,有的面部浮肿,像没清洗干净,这就是水湿造成。特别是脾胃虚的人,面部很容易发现症状,因为足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这类人对水湿的代谢不健全,尤其是早晨,阳气不足,饮水后运化不畅,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必须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中药调理,把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脾胃差,少喝水
清代医书《四圣心源》中记载:“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如若脾阳不足(脾阳即脾胃功能),对水的消化吸收作用弱,不能化为气血。脾胃差的人,比如有食欲不振、易恶心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晨起最好少喝水,以免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
其次,肺对水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除了呼吸,肺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主治节”,包括“通调水道”。“水道”指水液运行的途径,也就是说,肺能调节水液代谢,主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用肺气将津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输于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果肺功能有障碍,比如常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情况,水液代谢也会很差,乱喝水就会加重症状。
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水液平衡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饮水更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没有饮水需求时,不要强制自己进行饮水,应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
过量喝水,增加负担
不少慢性病人血液黏稠,希望通过多喝水稀释血液,其实,水并不能立刻进入血管。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循环的整体,水的代谢要在各器官组织的协调下完成,如果三焦气化、脏腑转输、气血运行中出现问题,水就无法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心肺脾肾的负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1700毫升。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盖痰饮伏留,腐败雍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病皆起,变化无恒。”意指,如果没有阳气,比如阳虚脾虚、肺肾不运,水液会郁积成痰,形成痰饮病。痰饮可堵塞气血运行,导致多种疾病。常过量喝水的人脾肾负担大,衰老速度往往比其他人快,一些慢性病也会比别人来得快、来得多。
中医认为,体内水液积聚还会形成痰浊,痰浊进一步积聚可成为痰核,比如瘰疬、瘿瘤等疾病;或与瘀血互结形成结节、肿块等。临床中,一些囊肿病人因不当饮水导致疗效降低,改变了不当饮水习惯后,疗效会明显提升。
痰饮、痰浊,是中医特有概念,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黏稠的叫痰,清稀的为饮。无形的痰饮可引起很多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心悸或癫狂、昏迷等,但看不到实质的痰和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痰浊和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以及精神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详细】
水喝错了也伤身 如何正确喝水
喝水有不少误区
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飞虹说,人们出汗较多时,除水分流失,以钠盐为主的很多电解质也会随汗液排出,人们往往会大量喝水来补水。这是个误区,只饮用纯净水并不能补充缺失的电解质,甚至还会进一步稀释电解质浓度,导致人体水和电解质的比例失衡,引发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不过,一般情况下,多喝水不会出现严重‘中毒’,只有肾脏、心肺功能等不好的人群需特别注意。”
赵飞虹表示,人们喝水的误区还有很多。一是喝水太快,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液体,会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负担,易引发头痛、水肿、血压升高等。二是喝水太“冰”,人体体温较高时,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喝凉水会刺激胃部,导致胃痉挛、腹泻等。
如何正确喝水
感觉口渴时,一般成人水分丢失量约为体重的2%,儿童水分丢失量约为2%~5%,此时身体机能开始受到影响。人体缺水还会导致食欲降低、有压抑感,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无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赵飞虹建议,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小口喝水比大口灌水更加解渴,有利于人体吸收。
喝水有四个最佳时间。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是目前公认的一天中四个“最佳饮水时段”。 【详细】
喝水的四个特别提醒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水,但喝不对反而伤身。美国《预防》杂志曾刊文总结了喝水的4个提示,提醒大家注意。
1.短时间内不能大量喝。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增加机体的排尿量和排汗量,前者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后者则会使体内的盐分过度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
2.小便清澈无色说明喝够了。如何判断是不是喝够了水,建议每天观察一下自己的小便颜色:若呈浅柠檬色,说明体内水分处于最佳状态;若小便清澈无色,则应稍微减少水分摄入;若小便呈黄色,则需及时补水。
3.吃大餐前后不宜喝。人的胃部空间有限,如果餐前或餐后大量饮水,会挤占空间,使人产生腹胀、腹痛感,不利胃肠蠕动,导致消化不良。一般情况下,建议饭后半小时再饮水。
4.长时间运动后忌马上喝。运动后马上喝水会导致体内血容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大量的水贮留在胃中,还会影响膈肌升降,使人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建议运动后先坐下来休息10分钟后再喝水,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同时,每次喝150~20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喝太多。 【详细】
☆推荐阅读☆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