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全国中医系统首例“换心术”成功 61岁女患者获救【2】

2017年09月20日08:21 来源:广州日报

中医药“灵” 对抗移植合并症

9月10日4个小时的移植手术后,张丽与医护人员一起又面临着合并症的对抗战。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介绍,正是在中医药的强大助力下,患者围手术期很顺利地度过了,术后第2天就能拔掉插喉的气管,摆脱呼吸机;第3天可下床活动,第5天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今天准备出院。

其实,“换心”后,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抗排斥药,患者很容易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疲软乏力、焦虑失眠、多汗出等合并症。“拔管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胃肠道不适,我们充分运用中医外治疗法,给予四子散热敷神阙,达到醒脾通腑、理气止痛的功效,消化道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患者拔管当天已开始经口进食。”张忠德教授说,术后患者还出现烦躁不安、失眠汗多等症状,我们同样采用热敷涌泉穴等中医药外治法,经过处理睡眠明显改善。

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期及感染期不可避免,张丽也在术后36小时出现37℃~38℃体温,在判断属于内伤发烧、术后炎症反应后,团队没有采取常规退烧药,而是采用针灸进行中医外治,第2~3天就不烧了,完美避免了常规退烧药导致出大汗,气随汗泄而加重术后患者正气不足的问题。

正是因为中医药在首例“换心术”的围手术期发挥了显著的优势,术后抗感染费用明显降低。张忠德教授说,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及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也制定好了,继续保驾护航。

好消息

术后抗排斥药

纳入市职工医保

心脏移植并不是治疗的“终点”,如果没有持续有效的抗排斥治疗,停药2周至1个月,“换心人”就会死亡。

记者获悉,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药费高达每月5000~7000元,这对普通人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幸运的是,2015年,省医心研所历经多年争取,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药终于获准纳入广州职工医保,解除了患者的部分后顾之忧。

“换心”知多D

“换心”到底有多难?

心脏移植,“换心”,难。

据悉,省中医院从2012年始开展器官移植手术,至今共做了158台肾移植,其中仅2017年就有49例,但心脏移植只有1台。

在国内,心脏病治疗非常知名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即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近20年间,成功“换心”救命的患者也不过48人,奇迹数量很少。

自20世纪90年代中广东成功开展心脏移植,至今“换心”不超过100例。

第一难:供体

“换心”第一难,难在供体关。首先是愿意捐心脏的人不多,其次是心脏供体保存难。心脏捐献者不可以走心死亡的渠道,只能在通过第三方机构红十字会监督下判定脑死亡渠道获取。对脑死亡判定复杂和严谨程度非常高,耗时很长,往往捐献者病情非常危重,在未能完成脑死亡评估过程就发生了心脏停跳。就算成功获得供体,心脏的保存时间也只有4小时,几乎是要立刻移植入受者体内。而肺脏可以保存8小时,肝脏可保存18小时,肾脏则可以保存达24小时。

第二难:技术

过了供体关,最难的是技术关,抗排斥、抗感染已经不算难的了,最令移植团队闻之色变的,是术后最为常见的急性右心心衰,可导致19%的移植术后死亡。

“换心”后能活多久?

全省不到百例的“换心”患者,术前基本都是终末期心脏病,最多且占六七成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次是终末期冠心病患者,急性心梗后心肌细胞被严重破坏,心衰纠正效果很不好;还有一些肥厚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原因导致重度心衰的患者。专家指出,在移植网络登记的名单每月更新一次,可更新时才知道轮候的病人里一天内就有2人“已去世”。

那么,如果有机会幸运“换心”,会如何?省医心外心脏移植专家黄劲松说,80%~90%能获得1~3年以上的生存率。

在国外,有文献报道,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换心”,患者最长存活16年;而在省医,“换心”最长生存期的患者,已经存活18年之久,那是2000年一名少女首次实行心脏移植手术,2010年又因心肌炎二次移植,好好地活到现在,可谓医学奇迹。

至于患者换了年轻或者中老人的心,会否有什么影响?医学专家指出,事实上,“换心”前,医学团队会对心脏供体进行一系列心功能评估,并非越年轻的心就越好,年纪大了就心功能不好,比如省内一例移植,55岁捐献者的心脏功能评估达到常人30来岁的水平,还是要看个体的心功能维护水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李雪、彭勃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吴远团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