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正当时 一起来看看秋季进补有哪些禁忌
“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九月下旬,天气转凉,似乎迎来了真正的秋天。随着秋季的到来,不少人喜欢在秋季进补,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那么,秋季进补有哪些禁忌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秋季进补注意9大禁忌
1、忌无病乱补
“无疾不吃药,无病不乱补”应该是生活常识,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就总想着吃补品,“以妄为常”,反而动摇了身体的基础,诱发现代疾病,或增加得病风险。所以在用药物进补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做到有的放矢,治病防病,且莫作得不偿失,乱补生乱的事来。
2、忌恒补不变
“恒补”就是一直或长期服用一种补品。这是不科学的,一则效果大打折扣,二则副作用长期积累,会影响体内诸多平衡,至少有营养上的偏差而失去进补作用。所以,恒补也是得不偿失的进补禁忌。
3、忌凡补必肉
肉的确是进补好食材,但不是时时都必须。肉食一多,就消化不良,久之,“三高”等很多疾病接踵而来。所以,补要根据身体状况。其实,萝卜白菜都是很好的“补品”。
4、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是社会集体思想意识,放在养生上,就完全荒谬了。人类是靠众多食材生存延续下来的,稀罕之物必有针对,就不是常规用途。所以常态养生食材,只有适宜或不适宜,没有贵、贱之分。
5、忌重进轻出
有“进”,相应就要有“出”,吃进再好的补品,滞留不畅通,脾胃不运化,也就谈不上“补益”了,所以进补先排毒。或者说,当脾胃消化和肠道排泄都正常时,才考虑进补,才能补出“益”来。
6、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7、慕名进补
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状。
8、不分虚实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9、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小贴士:秋季不同时候进补的原则
1、初秋:清补为上
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等。
2、仲秋:和中为要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3、晚秋:益气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华龙网整理)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