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高一度”应有更多行动
盛人云
前不久,首都文明办发出“调高一度 利人利己”的倡议,倡导通过提高空调温度等方式节约用电。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车站、酒店、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发现执行情况冷热不均,人流密集的高铁车站和高档舒适的星级酒店,室内温差能相差8摄氏度。(8月9日《北京日报》)
暑热天里,很多地方都进入“蒸笼模式”,用电量持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用电紧张,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据统计,空调温度每提高一度,耗电量将节省7%~10%。即便只以节电5%估算,一台空调机运行10小时就能节约0.5度电。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摄氏度基础上调高1摄氏度,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节电的角度是从环保的角度,“空调调高一度”都可谓利人利己的好举措。
然而,好事未必能得到所有人响应。从媒体记者采访调查的情况看,“空调调高一度”遭遇了执行冷热不均的尴尬现实。现实中,由于车站、商场、饭店、宾馆等场所与普通居民户、写字楼和政府机关不同,每天接待的客人不同,天南海北都有,每个人对房间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不分行业、不分地方,一味强调“空调调高一度”就可能是一刀切了。采访中,有酒店工作人员解释说,冷气足不足是人们评价酒店档次的标准之一,出于商业经营利益的考虑,酒店对“空调调高一度”执行并不积极。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空调调高一度”应有更多行动。从制度设计出发,有关部门在发出倡议的同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温控标准,比如对于办公楼等人群较为固定,且活动不频繁,人群不集中的公共建筑,可执行较高的温控标准,但对于饭店、酒店、超市以及其他人口密度较大的娱乐场所,则可适当降低标准,在避免温度设置过低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又能被企业和公众接受。
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引导,奖罚并重,唤起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空调调高一度”好习惯,从而集腋成裘、聚沙成堆,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