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0年每千名常住儿童配1.3名儿科医生
2020年每千名常住儿童 配1.3名儿科医生
广州未来两年医疗行动计划出炉,儿科医生职称晋升、奖金分配将享“倾斜待遇”
广州近日印发了关于构建医疗卫生高地等四个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这意味着,广州市未来两年的医疗卫生工作有了新的指引和目标。《广州市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到2020年,广州市产科床位将达到5700张,儿科床位达到6300张;并且每千名常住儿童将配有1.3名儿科医生。
择地新建市第二妇儿医院
据统计,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全市常住人口出生12.36万人,其中二孩7.08万人,占总出生的57.28%;户籍人口出生8.9万人,其中二孩5.3万人,占总出生人口的59.55%。而广州市卫计委副主任胡丙杰此前透露,今年全年二孩出生数还会大幅增长,广州将迎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的第一波高峰。
为此,《计划》指出,在产科方面,各区要建设不少于两所IV类及以上助产机构,同时配备相应救治能力的新生儿科。年分娩量较大而优质产科资源不足的番禺、白云、花都、增城、从化区,要加大优质产科资源建设。
同时,将完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择地新建广州市第二妇女儿童医院;加快推进海珠区和荔湾区儿童医院、黄埔区妇幼保健院、从化区妇女儿童医院、增城区妇幼保健院新建或迁建项目,番禺区、南沙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天河区、白云区、从化区妇幼保健院和越秀区儿童医院装修改造项目等。争取到2018年,全市产科床位达到5500张,2020年达到5700张。
对儿科医生给予政策倾斜
据国家卫计委通报,2016年,我国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儿科执业(助理)医师还存在较大缺口。如何扩充儿科资源、留住儿科人才,成为“二孩潮”下的又一个难题。
《计划》提出,一方面是推进儿科区域协同发展,将依托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儿童专科优势医院,在全市构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儿科医联体,以此建立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危急重症转运绿色通道,提升全市儿童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要挖掘儿科资源潜力,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年分娩量1000以上的助产机构要设置儿科病房,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儿科床位数未达到医院开放床位总数10%的,要增加儿科床位并达到10%以上。争取到2018年,全市儿科床位达到5500张,到2020年,增加至6300张;同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服务能力,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
此外,《计划》对产科、儿科人才培养也作了具体要求,将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奖金分配、进修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以吸引、留住优秀儿科人才。争取到2018年,全市达到每千名活产儿8名产科医生,每千名常住儿童1.2名儿科医生;到2020年,全市达到每千名活产儿8.5名产科医生,每千名常住儿童1.3名儿科医生。(符畅)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