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体质须打破壁垒
珂珂
【光明时评】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表示,目前中国青少年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对学校体育和社会力量培养后备人才缺乏引导性措施,体育、教育、社会三者间的竞赛壁垒尚未完全破除,青少年社会组织力量薄弱,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不足;青少年体质长期下滑的态势仍未得到遏制,改革对于青少年体育工作而言刻不容缓。
中国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的体制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青少年体育的大门未向社会力量完全开放。各地体校如何与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形成权责分明、管办关系合理的教学训练新机制;教育部门如何推进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将项目文化融入学校的文化和发展中;社会力量俱乐部如何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些已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发展青少年体育必须回答的问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分别于2016年10月和12月发布,标志着“全民健身”进一步转型升级。“健康中国”展开了新的蓝图,为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提供了支撑。体育应回归教育,以及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把学生的“生命观”“健康观”“运动观”建立起来,这是很多体育从业者的心声。“健康中国”既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青少年应该从小建立起这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校内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这些都是在“打基础”,让体育运动成为与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
对于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刘扶民表示,通过发展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对青少年人才进行储备很重要。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在7000个左右,而在美国,仅体操一项就有5000个左右。学校、社区中心的各类活动课程,给青少年提供了安全、受监护的环境。
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拥有良好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青少年群体将成为未来主力军。增强青少年体质,应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行,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等合作的载体,提升社会力量办体育的能力和效率,培育多元化的社会力量主体。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