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北京医改有何变化?药价降低了,看病方便了

2017年04月12日13:29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王宇鹏、赵敬菡、马晓慧)4月8日起北京市3600余家医疗机构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包括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规范。医改实施后,看病有哪些变化?记者走访部分医院进行了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设置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咨询台 (王宇鹏摄)

今年40岁的患者张宇(化名)患有乙型肝炎。4月10日,张宇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诊,取药时他发现,药价比以往降低了。“上一次开的恩替卡韦分散片还是169元一盒,这次就变成了77.7元一盒。”需要长期服药的张宇算了笔账,“每次来医院开5盒,吃一个月,也就是说每月能节省457元。”

从赤峰到京就医的刘月(化名)患有肾病综合征。4月10日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挂号时发现,以前14元的专家号,变成了100元的知名专家医事服务费。与此同时,刘月的药价也发生了变化:手里的处方单上显示,碳酸钙片、阿法迪三软胶囊、醋酸泼尼松龙片等五种药的费用总计2329元,上次就诊的3月6日,同样一张处方单,费用则需要2642元。“虽然挂号贵了几十块钱,但是药价便宜了好几百。”刘月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周福德告诉记者,以前,他所接诊的许多外地患者会选择回到当地取药,现在改在就诊后当即取药,“他们觉得,北京的药更便宜。”

据了解,参加医改的36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在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以全国省级招标平台较低价格为北京患者提供药品。北京市卫计委数据显示,自4月8日零时起至4月10日16时,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积订购金额3.9亿元,累积节约药品费用约3191万元,节省8.2%,医疗机构药品供应正常。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以药养医体制使得医疗机构过于依赖药品收入以保障运行,为红包、回扣、大处方等问题的滋生提供了适宜土壤。此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剑指“以药养医”,改变了医院靠“开药”赚钱的补偿模式。同时药品阳光采购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药械虚高价格和费用,挤压了腐败的利益空间。

此次医改同时规范了医疗服务价格。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上调护理、中医、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下调CT、核磁等大型检查设备收费价格。

患者张萍(化名)患有肾癌,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后做了“胸部平扫”的CT检查,4月10日的检查费用为277元,2016年7月她做此项检查时,费用是752元。

“磁共振的价格也从850元降到了400-600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管技师张宏说。记者注意到,该医院影像科楼层设有咨询台,由志愿者为患者解答包括检查费用在内的就医问题。志愿者介绍,如果是在4月8日前已经预约并缴费的患者,医院可为患者提供退费服务。

北京天坛医院门诊楼打出标语宣传医改(马晓慧摄)

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姜悦表示,为了避免各种检查项目需要一次次排队预约,天坛医院实现了电子预约,医生在电脑上进行预约检查操作,合理安排各个检查时间,减少患者来医院的次数,“比如医生给患者开了一个头部CT检查,如果此时医生看到患者还有一个超声检查,就会帮助患者把头部CT检查约在同一天,尽量避免让患者多跑一次医院。”

参加医改的3600多家医疗机构中,共有2605家需要改造信息系统。为保证新系统平稳运行,4月7日晚许多医院的医务人员不眠不休,通宵忙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俊表示:“新系统上线,仅仅是开始,千余名医护人员在系统切换更改诊疗名称之后,所有对应的医疗流程都会发生改变。需要临床医生、护士重新录入确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颜霞护士长介绍:“包括移植仓在内,血研所一个病床平均50条医嘱,368张床一共18400条,平均每个大夫要重录500条。医嘱逐条手工录入确认执行后,护士们再逐条确认落实,这些都是赶在4月8日前熬了一通宵干完的。”

尽管如此,新系统启动,医改正式实施的一刻,还是让医务人员感到兴奋。4月8日零点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一名护士将4月7日23:55医改前最后一张5元挂号费的号条收藏了起来,“从现在开始,这个号条就成为历史了。”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