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低头看手机摔成骨折?想问医生的事儿全有了

王燕

2017年01月14日08: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28岁的小王姑娘这两天有些郁闷,下楼梯时边走边低头看手机,结果一脚踏空摔了一跤跪在地上,到医院检查:右膝髌骨骨折。更让她着急的是在医院住了好几天,主管医生说得等消肿了才能手术。明明有伤还不抓紧手术,这不是耽误治疗吗?小王和家属不理解,觉得主管医生年轻不靠谱,找到骨科主任“告状”。

上面说的可不是段子,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张强说,患者和家属经常会问我们,“我都骨折了,还不赶快做手术?”“手术前怎么做这么多检查?”诸如此类,我们是一遍又一遍解释。为此,张强主任总结了骨折患者及家属平常问得最多的问题,这样骨折后检查、手术、康复、饮食这些事儿大家就门儿清了。

问题一:“我都骨折了,还不赶快做手术?”

骨折后,患者到医院后常常要求医生马上手术。小王姑娘就是因为这个投诉的。张强主任说:“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一般仅开放性骨折需要急诊手术,其它情况一般不需要紧急手术;二是还有一些骨折不需要做手术。”

那么什么叫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所谓开放性骨折就是骨折处皮肤有伤口,并且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反之,如果只是骨头断了,但是皮肤没有伤口,就叫做闭合性骨折。

一般开放性骨折都需要马上手术,因为只要骨头和外界相通,就会有细菌进入,不手术清理干净,很容易感染。闭合性骨折如果没有合并症如血管、神经损伤、伤肢高度肿胀、肌肉及韧带等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等,没有必要紧急手术。因为如果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甚至产生水疱,此时是不能马上手术的。这时的软组织一般呈现肿胀状态, 皮肤就像吹足气的皮球,一旦切开可能就无法缝上。更何况骨科手术还需要打钢板或打钉子进行内固定,皮肤就更难缝上。勉强缝上或者强行缝上都有可能导致皮肤边缘缺血坏死。这样就有可能把一个闭合的骨折变成开放的骨折,甚至出现感染而使手术失败。

此外,还有一些手术,如关节脱位或四肢的简单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复位后用石膏或者小夹板就能固定住,如果复位效果满意的话,这样的骨折是不需要做手术的。

问题二:“手术前怎么做这么多检查?”

很多住院患者,总会对手术前做的抽血及各种检查有疑问,更有甚者给医生扣个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大帽子”。实际上手术前需要完善的化验项目和检查目的是这样的:

“血常规”判断患者是否有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尿常规”确定是否有尿路感染、肾病;“便常规”查看是否有寄生虫或肉眼不可见的便血;“血生化”了解肝、肾功能和血糖及血脂情况;“凝血”预警止血功能,如果不好,不能做手术;“感染病四项”看是否有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感染情况,如有,在治疗感染病的同时,手术室医护人员和器械都需要提前进行特殊准备;“血型、交叉配血”则是为手术可能需要输血来提前准备的。

每个患者手术前还必须做两种检查。一是心电图,能反映一些患者自己不知道的心脏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先治疗才能手术;二是胸片,初步判定肺部无明显异常。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大,还需要检查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才能进行手术。

以上这些检查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患者在手术中都可能被置于风险中。如果这些检查提示异常,医生会根据疾病选择更专业的检查手段。张强主任说,“很多患者检查后发现了原来没有发现的病情,所以应该为这些必要的术前检查感到庆幸。”

问题三:“打上石膏了,静养不就成了,还需要每周复查?”

对于这个问题,张强主任的回答是:“打上石膏以后每周复查是必须的、必须的、必须的!”

因为骨折打石膏时患肢常常是肿着的,肿胀慢慢消退后,石膏就会出现松动,而石膏位置一旦出现变化,固定效果就不好了,骨折的断端很可能会出现移位。另外,复查时需要观察肢体的皮肤、感觉、运动,如果肿胀加重影响血液循环,会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压迫肌肉血管神经,甚至肢体坏死,有急诊手术切开减压的风险,个别的可能要截肢!还有些患者打完石膏后皮肤都被压坏了,没有及时来复查,可能造成感染坏死。

打石膏后最重要的就是拍片子复查。这些观察和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尽早发现骨折移位的问题,随时调整,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一般情况下,骨折的愈合需要3—6个月时间。一般在6—8周骨头初步生长了,可以拆除石膏,但应该在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必须提醒的是:拆石膏的前提是拍片子确认骨折线模糊、骨痂开始生长、局部没有疼痛了,医生认为可以拆了才能拆。如果石膏拆早了,骨头还没有长好,活动不当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或畸形。了解了这些,当医生告诉您需要再拍个片子看看时,可真不是有人想的那样“这医院就会让我们多做检查好挣钱”,真的是病情需要、为了确保身体早日康复。

问题四:“骨折后早活动好还是晚活动好?”

有的患者听到医生叮嘱“不能老在床上趟着,可以活动活动关节、做做伸缩肌肉的运动”时不理解,老话不是说“伤筋动骨100天”,怎么也得骨头长好了才能活动呀。而事实上,成人骨折后鼓励早点儿进行必要活动,是因为通过肌肉收缩、辅助下功能康复,可以加速骨折及组织愈合、促进局部消肿、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防治骨质疏松,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所有不需要肢体固定的,伤后越早开始锻炼,就能越大限度地保留肢体的功能。但如果是孩子骨折了可以晚一些,等到骨头生长了再活动。因为孩子活泼好动,容易过度活动,旧伤没好又添新伤。

一般来说,上肢骨折手术后当天,就可以开始做骨折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也就是肢体不动,使伤肢肌肉因收缩而隆起,并维持数秒钟,再放松,每日做3—4次,每次20—40下,同时手指能活动的尽量做伸屈活动,有消肿、活血、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下肢骨折不能下床,在床上躺着也别闲着。一直躺着不动,容易有两个问题出现:一是肌肉萎缩;二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可做如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也可将床头、墙上拴一绳索活动上身和上肢;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锻炼,最简单的方法可以拿矿泉水瓶。后期,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患者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早下床、早活动,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但活动量应由小到大,切忌急躁,循序渐进。

问题五:“摔断了腿,喝骨头汤是不是能好得快?”

老话说吃啥补啥,对于刚刚做了手术的骨折患者,家里都觉得要多喝点骨头汤,补钙,骨骼痊愈的会快点儿。张强主任说,“骨折后喝骨头汤效果不明显。对于刚做完手术的骨折患者来说,有时手术后早期喝骨头汤太多,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反而会推迟骨头愈合,影响康复进度。” OMG!原来关于骨折后喝骨头汤的事儿我们已经错了N多N多年了。

关于骨头汤的真相是这样的:从肉骨头的成分来看,骨头汤中的钙和磷含量多,骨折后如果大量摄入钙和磷,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令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失调,从而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而且,骨折患者在伤病早期最忌油腻食物,而骨头汤由肉骨头长时间熬制,油脂太多,刚刚手术后伤口疼痛,大多食欲不好,如果喝太多汤,占用了胃容量,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所以,大量喝骨头汤会影响营养吸收和伤口愈合。

骨折后除了忌大喝肉骨头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骨折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发生腹胀与便秘。本来手术后活动少,胃肠蠕动少,再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更会减缓胃肠蠕动,加重便秘。二是忌过量吃白糖。太多白糖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含量减少,而维生素B1不足,会影响人体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从而影响恢复。因此,只要注意饮食全面均衡、营养充足就可以了。适当增加每日供给的热能和蛋白质,如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应以瘦肉、鱼、虾、蛋、禽、豆腐等易消化、易吸收的动物、植物蛋白为主。饮食要清淡、低盐(每日不超过5克)和低脂饮食,避免动物性脂肪和煎炸食品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看了张强主任对骨折问题的解答,大家对骨折术前术后的治疗、康复有了一番了解了吧。其实,对于疾病,医生和患者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相信医生,他们最希望您顺利康复。用张强主任的话说,那就是“我负责看病,您负责信任”。

文/王燕 李鑫(北京地坛医院)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