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肺心病患者安全过冬五要素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苏新民博士

2017年01月13日08:34 来源:中国医药报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肺心病85%以上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一种说法:肺心病患者夏季易过,冬季难熬。那么,肺心病患者如何才能安全度过冬季呢?

及时治疗 用药谨慎

肺心病急性发作与病情加重时,要及时治疗,但用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抗生素 肺心病的治疗以清除肺部感染为主,抗生素的使用少不了,但长期服用抗生素,甚至将其作为预防性用药则是不可取的,因为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的感染,诱发各种合并症,增加疾病治愈的难度。因此,肺心病患者待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抗生素。

止咳药 多痰是肺心病的主要特点,应采取措施及时排痰,以免阻塞呼吸道而继发感染。特别是对长期卧床而无力自排痰者,应及时翻身拍背,促其排出痰液。痰液黏稠的,可用化痰药,但慎用镇咳药,更不能用可待因、阿片之类的麻醉性镇咳剂,否则会因咳嗽停止将痰留于呼吸道内,加重呼吸道阻塞。

利尿剂 肺心病伴有水肿时,常选用口服利尿剂治疗,但利尿不利于痰液稀释,会加重呼吸困难;利尿不当,还会使血液更加黏稠,从而导致血栓,如不注意补充钾盐,还会导致低血钾与电解质紊乱。所以,应用利尿剂时应按医生指导用药,不宜自购利尿药滥用。

β受体阻滞剂 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所以在患者心动过速、伴发冠心病或高血压时,不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氨酰心安等。因为β受体阻滞剂会加重支气管痉挛和气道阻塞,甚至造成患者窒息。

强心剂 肺心病患者使用洋地黄类强心剂时,一般应给常用剂量的1/2~1/3量,而不能以常规剂量应用,否则极易引起洋地黄中毒,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衰。在服用强心药时,还应注意补充氯化钾,这种药物对防止强心药中毒有一定的作用;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视物呈黄色或绿色,脉搏不整齐或变慢,每分钟低于60次,则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此时应停药并请医生诊治。

此外,用药还要考虑药物对患者肝、肾和消化系统等的影响。

防寒保暖 生活规律

心肺病患者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不要着凉,因一旦受凉,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加之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引起病毒和细菌感染;生活要规律,心情要舒畅,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

加强营养 彻底戒烟

肺心病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原则上应少食多餐,不宜进食太咸的食品。肺心病患者冬季进补,应以补肺、健脾、益肾之品为主。

吸烟可使支气管收缩痉挛、支气管上皮受损、白细胞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导致肺心病急性发作。因此, 肺心病患者要彻底戒烟。

室内通风 坚持锻炼

早上应打开窗户,以换进新鲜空气。应尽量避免在卧室里烧炭火或煤火。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特别是耐寒与呼吸锻炼,对改善血液循环和肺的通气功能十分有益。

坚持氧疗 减少发作

肺心病可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全身缺氧和碳酸蓄积。所以,吸氧是该病自始至终的治疗措施。肺心病加重期的氧疗原则是:长期、持续、低浓度,并加温、湿化吸氧。一般每天吸氧16小时以上,持续4周,间歇应在白天,睡眠时不要间断。近年来,肺心病吸氧疗法已经普及到家庭,据统计,家庭吸氧可使肺心病死亡率由60%降至20%。

(责编:聂丛笑、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