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须针对发病机制用药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患病率不断增加。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在我国,慢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慢病的疾病负担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近70%。
一方面,慢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在慢病的防治上,特别是在慢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方面,临床和患者还存在许多误区,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例如无明确指针、违反禁忌证、剂量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等现象经常发生,其中以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最为突出。这直接影响了对慢病的有效治疗,甚至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从今天起,本版开辟“慢病合理用药系列报道”栏目,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采访,传递和普及正确的慢病防治和合理用药知识,以助力我国慢病治疗水平和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慢性胃炎患者在消化内科门诊中非常常见,约占50%~80%。”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陈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该院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孟捷博士也向记者介绍,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慢性胃炎患者约占80%~90%,男性多于女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两位专家认为,正是因为慢性胃炎非常常见,所以不合理用药、“乱用药”现象也很突出。
慢性胃炎是如何发生的
孟捷介绍说,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一些慢性胃炎患者也可以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陈宁则进一步指出,慢性胃炎患者自觉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炎症的轻重程度并不总是吻合的。有的患者胃镜下炎症很重,而症状表现并不严重;有的患者胃镜下炎症很轻,但自我感觉的症状却较重。就诊患者多有上腹隐痛、不适、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症状。
两位专家都认为,要提高慢性胃炎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就得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并针对发病机制来用药。
“胃中是一个酸性环境,胃酸激活胃蛋白酶以消化食物。胃酸对于胃黏膜来说是一个刺激因素,但为了保护胃黏膜不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胃也有一套保护自己的结构和机制。” 陈宁介绍说,发生胃炎时,说明胃的防御结构或机制与攻击或破坏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当攻击因素强,或人体的防御能力出现问题时,就易发生慢性胃炎。
孟捷强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一个重要的攻击因素,“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这也是胃炎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陈宁告诉记者,幽门螺杆菌寄生于胃黏膜黏液下层,其所分泌毒素可促进胃的炎症反应。她还指出,一些刺激因素,比如酒精、部分药物对胃来说也是攻击因素。人体防御能力的下降可因心理因素引起,也可出现于其他大病、手术等之后。在诊断慢性胃炎时,一是看胃镜情况,二是要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根据致病原因合理选用药物
陈宁介绍说,根据胃炎的发病机制,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攻击因素和保护胃的防御结构或机制。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一是抑制胃酸药,主要是减轻胃酸对胃的刺激。通常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这类药主要用于胃酸过高引起的胃炎,其优点在于直接祛除刺激因子,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类药使用不合理,会过度减少胃酸,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二是胃黏膜保护剂,它可以在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减少攻击因子对胃的刺激。这种药的优点在于不直接减少胃酸,对胃的消化功能没有影响。此类药有的还同时兼具抗酸作用,如碱式碳酸铋;有的兼具辅助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如胶体铋剂。三是促胃动力药,比如多潘力酮、莫沙比利等。一些慢性胃炎患者因为炎症的影响,胃蠕动功能受到了影响,此时可用促胃动力药。还有一些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通过促胃动力来排出过多的胃酸。孟捷指出,使用能消除部分症状的碱性药物及解痉药物也能缓解胃炎症状。
根据临床经验,两位专家都认为,中药在胃病的治疗中效果是很好的。孟捷具体介绍说,相关临床试验证实,中药可以控制慢性胃炎进展,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慢性胃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如情志、饮食等的影响而出现病情反复,在治疗时应辨证论治,结合胃镜和病理分期分阶段治疗,做到方随证变,进一步发挥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二是特效药直接针对病理改变。研究发现,一些抗肿瘤的中药同时能够改善慢性胃炎的病理状态。丹参、三七对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有逆转治疗作用。三是中医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强调整体调理,标本兼治,而充分发挥不同方剂和特效中药的互补性治疗作用,可以确保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甚至可以调整患者身体内环境,改善体质,截断及逆转胃癌前病变。四是毒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慢性胃炎是慢性病,在临床无症状的阶段并不能证实胃黏膜的病理状态未进展,西医学没有成熟的针对相关病理改变的靶点药物,而中医药治疗可以部分逆转相关病理改变,且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治疗。
对于清除幽门螺杆菌的问题,两位专家介绍说,虽然目前幽门螺杆菌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但对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杀灭幽门螺杆菌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孟捷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黏膜萎缩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基础治疗,但对于难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以及对抗菌药极度不耐受的患者,不必急于反复进行该菌的根除。
“乱用”药后果很严重
陈宁介绍说,慢性胃炎患者自行用药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抑制胃酸药和促胃动力药乱用情况比较突出。有的患者常年吃抑制胃酸药,不考虑长期用药带来的副作用。抑制胃酸药如果使用不当,会过度减少胃酸,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下降、贫血、缺乏微量元素等情况;酸性过度减弱还可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甚至会出现食道霉菌感染;一些胃息肉的形成也可能与长期使用抑酸药有关。所以,这类药不能随便乱用,如果需要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陈宁提醒道,抑酸药还会影响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结果,如果在没有检查、没有诊断的情况下就乱用,会影响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促胃动力药因为人们对其比较“熟识”,乱用的情况也比较突出,“虽然相比欧美国家我们对此药的使用剂量较小,但也要注意不良反应。”
陈宁在门诊中还发现,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她常碰到这样的患者,虽然用了多种抗菌药,但效果却不好。原因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单用抗菌药是不行的,要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以及铋剂,以这种疗法治疗2周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根除效果。幽门螺杆菌特别适应胃酸环境,如果不同时抑制胃酸,只使用抗菌药,不但不能根除幽门螺杆菌,还会引起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细菌的耐药。
有些人出现胃痛就用止痛药。陈宁说,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常用的止痛药一般属于药理学中的“解热镇痛药”,这类药对胃本身会产生刺激作用,会加重胃炎的症状;另一方面,其止痛效果会掩盖病情,影响对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孟捷强调,保持精神愉快,戒烟忌酒,少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生冷等食物,对胃黏膜都是有保护作用的。
相关链接
▲国内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对有胃黏膜萎缩、 糜烂或有消化不良症状者根除Hp。
▲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 。
▲根据患者症状可选用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动力药;而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具有明显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上腹饱胀或恶心、呕吐的发生可能与胃排空迟缓相关,胃动力异常是慢性胃炎不可忽视的因素。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盐酸伊托必利和多潘立酮等可改善上述症状,并可防止或减少胆汁反流。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替普瑞酮、吉法酯、 瑞巴派特、依卡倍特等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但对症状改善作用尚有争议。而有结合胆酸作用的铝碳酸镁制剂可增强胃黏膜屏障并可结合胆酸,从而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害。
在排除了胃排空迟缓引起的饱胀、胃出口梗阻、胃黏膜屏障减弱或胃酸过多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如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和较重糜烂者)情况下,可针对与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而应用消化酶制剂(如复方阿嗪米特、米曲菌胰酶、各种胰酶制剂等)缓解相应症状。
▲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中医中药可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摘自《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