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2016年12月15日10:56 来源:大河报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简单的睡觉盖被子,都需要医护人员帮忙才能完成。

  □记者 李晓敏 文 吴国强 摄影

  核心提示|他们忘记了自己是谁,编号成为他们的“名字”。他们有着很强的回家欲望,但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慈善惠民病房内,87个无主病人正渴盼回家。

  昨天,大河报AⅠ·09版推出《你的名字》报道后,迅速引发全民爱心,众人接力帮他们寻家。

  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是,昨天,两个无主病人找到了家。

  兴奋

  走丢n个月,弟弟终于找到了

  “终于找到我弟了,谢谢大河报,你们真是做了一件大善事。”昨晚,当电话打通时,一个男子的声音兴奋地传来。

  来电男子说自己姓张,目前在周口居住。“我弟16岁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说,今年2月,弟弟从家走失,家人发了许多寻人启事,但一直杳无音讯。

  “明天我就赶过去接弟弟回家。”电话中,张先生不停地表示感谢。

  和张先生一样兴奋的还有40多岁的陈先生。他也在医院找到了走失7个多月的弟弟。陈先生说,他来自郑州荥阳农村。多年前,弟弟患上精神疾病,一直由母亲照顾。去年,母亲遇车祸去世,父亲离家出走,弟弟便一直跟着他生活。

  今年5月的一天,他外出办事,弟弟悄悄离家,再无音讯。“我找了好多个地方,都没找到。”这位男子说,看到《你的名字》的报道后,知道郑州八院有一些无主病人,于是去碰运气,没想到真找到了弟弟。

  “真的特别感谢医院,感谢媒体。”陈先生说,他尽快办手续,接弟弟回家。

  忧伤

  曾悬赏50万找妈妈但至今杳无音讯

  和这两个男子不同的是,昨天下午,34岁的郑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他是找母亲的。

  “看了你们的报道,特别兴奋,我赶快去医院看,结果没有我妈,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说着,郑先生哽咽起来。

  他说,自己是郑州人,独生子。约10年前,母亲患上了精神病。为了照顾母亲,父亲提前退了休,“爸爸特别爱妈妈,无论去哪里,都会把她带在身边。”郑先生说。

  2011年5月的一天,父亲外出办事,特意嘱托郑先生看好母亲。“我真是大意了……”说到这里,郑先生哭了起来。

  他说,那一天,一个公司通知他去面试,看母亲正在睡觉,他就出去了,结果中午回来的时候,母亲不见了。

  “当时真觉得天塌了一样,我和父亲四处去找。”郑先生说,发寻人启事,只要有人提供线索,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他们也立马去找。

  有一天凌晨,有人给郑先生打电话说,绿博园附近有个老太太像郑先生的母亲。他和父亲火速赶去,但是找了3个小时,也没找到。

  为了找妈妈,他们家曾悬赏50万元,在媒体上也登不少寻人广告。

  去年,父亲突发脑梗去世了,现在家里只剩下了郑先生一个人。采访中,他不停地说着,“我把妈妈弄丢了……”

  “我基本上把河南跑遍了,但是,5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妈妈的讯息。”郑先生说。

  “所以,看到你们刊登这组报道,心里很温暖,也希望他们都能找到家,因为我能体会到他们家人的心情,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能帮他们尽快找到家。”郑先生说。

  征集

  帮“编号人”回家需要你我还有他

  事实上,正如郑先生的期盼,昨天,已有无数爱心人伸出了援手。

  昨天大河报《你的名字》刊登后,大河客户端、大河报官方微博、大河报官方微信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发布。

  瞬间,帮助这些“编号人”找家的报道霸占了微信朋友圈,爱心人接力转发。

  “这篇报道是寒冬里的暖阳,黑暗中的希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省人大代表董广安第一时间点赞。

  她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些人与家人失散后流落街头:一边是思家心切,一边是寻亲无望,“媒体为双方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与此同时,也有众多爱心人在积极提供线索的同时,也对报道提出建议。“你们报纸上能不能登一些人的照片,这样,我们这些不太会用微信的人,可以对照着照片帮忙找人。”61岁的刘先生说。

  因此,为了方便更多的人找家,今天我们选择部分无主病人进行刊登。

  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这注定是一场寻人苦旅,但我们选择不抛弃不放弃请记住这些面孔,请帮助他们回家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张秋香(音)

  女,约60岁左右。2016年6月15日,由郑州嵩山路分局民警送到医院,当时的她在郑飞小区内流浪,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问她家在哪?她说:“大海。”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别芝华(音)

  女,50岁左右。2016年2月2日,由郑州洁云路分局民警送到医院,当时的她在郑州客运总站流浪,胡言乱语。她自述她有两个孩子。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王民令(音)

  女,约50多岁。2016年6月6日,郑州须水分局民警送到医院。当时的她在街头流浪。她自述家有两个孩子,也有老伴。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402号

  女,聋哑人,约40岁左右。2016年5月3日,由郑州嵩山路分局送到医院,当时的她在郑飞小区流浪。

帮“编号人”回家引发爱心接力 这20个人您认识吗

  256号

  男,约20多岁。2015年6月10日,由郑州高新区分局民警送到医院,当时的他自己一个人躺在路上,影响交通,说不清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责编:陈烨菲、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