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解读:“伏天”如何保证饮食安全

2016年07月18日09:45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人民网7月18日电 (曾璇)7月17日是今年入伏的日子。“温度高、湿度大”是“伏天”的一大特征。今年的“伏天”有四十天,饮食安全如何保证?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发布2016年第10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伏天”饮食安全。

为做好“伏天”饮食安全,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一、食品生产者应从全产业链保障食品的安全生产

“伏天”期间,食品生产者应特别注意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控制。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在进行食品加工操作前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口罩、手套等。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生熟分开,及时处理已腐败变质的食品和废弃物(如鱼内脏、鱼皮等),防止交叉污染。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时对生产车间进行清洁,对与食品接触的餐具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做好原料和成品的进出库记录,分拣和出厂检验工作,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

二、监管部门应做好高温天气下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加强对易腐食品冷链储运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市场上流通食品微生物指标的抽查力度。严格查处操作不规范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组织科普讲座,向消费者、食品生产者和从业者传播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其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三、消费者应注意“伏天”食物的选择和保存

在尽可能保证原料新鲜的前提下,应及时做好食物的清洗、烹饪和低温保藏,这是“伏天”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要通过正规渠道选购食品,看清食品的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内容,尽量不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对生鲜食品可以通过看、闻、触等感官方法挑选。要索取、保管好购物发票,一旦食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及时维权。

购买食材后应清洗干净,并尽快烧熟食用,对一次吃不完的食物及时放到冰箱冷藏或冷冻,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但需注意的是,放在冷藏室的水产品或肉制品保质期一般为2—4天。

水产品属于夏季容易发生变质引发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购买后要及时食用或冷藏,蒸煮时需要加热至100℃并持续10分钟以上,水产品烧熟至食用放置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尽量不要生食。

在外就餐时应挑选卫生环境良好的餐厅,减少或避免在路边流动摊点用餐。如发现食物有异味,应及时向餐厅服务员反映。要注意保存好相应票据,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并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

(责编:权娟、聂丛笑)

推荐阅读

清热解毒驱虫?马齿苋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马齿苋有哪些功效呢?马齿苋是夏天清热解毒的常见中药,同时也可以泡水喝。【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专家解答:核桃到底能不能补脑 最近用脑量比较大,我看有人说核桃有助补脑,但也有人表示,核桃补脑的说法属于以形补形,没有科学依据。想问问专家,吃核桃到底能不能补脑?【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