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早添加辅食易过敏

我国两岁以下婴幼儿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的比例高达41%

2016年07月11日12:52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宝宝过早添加辅食易过敏 我国两岁以下婴幼儿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的比例高达41%

如果父母一方过敏,孩子过敏的几率约为48%。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婴幼儿过敏的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下最具流行性的非感染性疾病。2014年《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两岁以下婴幼儿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的比例高达41%。

7月8日是第12个世界过敏日。专家指出,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大分子的蛋白质容易进入血液和免疫系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专家分析,我国婴幼儿过敏问题如此严重,主要跟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过早添加辅食、滥用抗生素以及消毒剂、去污剂、抗菌洗涤剂的使用等因素不无关系。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翟莺莺

现象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全易过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翟莺莺介绍,过敏其实是一种免疫反应,主要是指人体初次接触某些物质产生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特征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为什么婴幼儿更容易出现食物过敏呢?翟莺莺分析,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分子量很大,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大分子的蛋白质容易进入血液和免疫系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一般而言,婴幼儿时期的食物过敏会增加儿童日后患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翟莺莺提醒家长,婴幼儿的过敏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第一,表现在皮肤上,主要有瘙痒、红斑、风团、水肿、湿疹等症状;第二,表现在消化系统上,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食管反流、便秘、便血等症状;第三,表现在呼吸系统上,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

此外,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生长迟缓、贫血、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翟莺莺认为,值得家长注意的是,除了皮肤表现之外,过敏的其他表现几乎没有特异性,因而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婴幼儿,过敏的其他表现更容易被家长忽视。”

过敏原因

剖宫产宝宝过敏风险比顺产高5倍

翟莺莺分析,引起婴幼儿过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剖宫产分娩:过敏风险比顺产儿童高5倍

“目前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导致了中国过敏宝宝的不断增加。”翟莺莺分析,这是因为,剖宫产分娩过程是一种无菌分娩过程,分娩中,宝宝不会接触到妈妈产道内的细菌,加上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术后母乳喂养可能会延迟,会拖延甚至影响剖宫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让剖宫产宝宝罹患过敏的风险大幅增加。“剖宫产儿童患过敏的风险比顺产儿童高约5倍,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宝宝,过敏风险又将增加3倍。”

2.遗传因素:父母都过敏孩子过敏几率70%

翟莺莺认为,遗传是导致过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过敏,孩子过敏的几率约为48%,如果父母都过敏,几率升高至70%。

3.生活环境:缺乏对微生物接触更易过敏

翟莺莺介绍,统计表明,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过敏发生率就越高,这与对卫生过度要求有密切关系。“现代家庭里大量消毒剂、去污剂、抗菌洗涤剂的使用,使得宝宝缺乏对微生物的接触,反而不利于诱导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从而容易发生过敏。”

4.喂养方式:过早添加辅食增加过敏风险

翟莺莺认为,普通配方奶粉中的牛奶蛋白是婴儿最早接触的过敏原,过早添加普通配方奶粉1滴(约1ml),足以让过敏风险高的儿童致敏。

她还认为,过早添加辅食增加过敏风险。过早添加辅食,就是指在4个月以前添加除了母乳和配方奶粉以外的一切食物,比如米糊、蛋黄以及某些营养素的添加剂,这些食物通常在肠道内消化,如果肠道发育不成熟,这些大分子的蛋白质容易经过肠壁进入宝宝体内,从而增加宝宝过敏的风险。

5.抗生素的滥用: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建立

翟莺莺直言,抗生素是“盲人杀手”,不分好坏,把细菌统统杀掉,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建立,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

误区

以为过敏会自愈

翟莺莺指出,婴幼儿过敏问题如此严重,跟家长对过敏问题的认知普遍存在许多误区不无关系,其中最常见的认识误区有以下五个。

误区1.过敏会不治自愈

翟莺莺认为,通常,当机体免疫系统遇到过敏原刺激时就会发病,离开过敏原刺激后,就缓解,因而常给人留下“好了”的假象。但其实,过敏是全身性疾病,在某段时间内往往是某一器官发病,误导人们以为“原病”好了而终止治疗。事实是,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是,过敏原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重。

误区2.过敏原食物永不能再吃

翟莺莺说,对牛奶、鸡蛋过敏的儿童,80%到学龄期会改善,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发育完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生过敏时不需要治疗。不过,对花生、坚果、鱼、海鲜过敏的孩子,可能只有20%到学龄期会改善,80%会持续终身。

误区3.所有过敏原食物都不能吃

翟莺莺认为,不能过于武断,尤其是当过敏原是营养必需品时或查出多种食物过敏的情况,最好找专科医师把关。此外,还要看这种食物过敏原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孩子进食这种食物后出现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误区4.检测能查出所有过敏原

翟莺莺说,引起过敏的物质有千万种,但是,可以检测的过敏原只是少数常见的数十种,不是所有的过敏就一定能查到过敏原。

误区5.检测阴性就能排除过敏

翟莺莺指出,不论皮肤点刺还是血液特异性Ig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急性过敏,还有非IgE介导的慢性过敏。因此,过敏原检测阳性说明一定有过敏,但阴性也不能说明没有过敏。当怀疑存在过敏时,要通过孩子对食物或环境的切实反应来确定过敏原。

翟莺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食物过敏性疾病的部分患儿可能自愈,但是会增加儿童日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所以,预防过敏应该从婴幼儿期开始。

过敏原

鸡蛋牛奶占85%

翟莺莺介绍,90%以上的婴幼儿过敏是由于食物过敏引起。最常见的由以下8类食物引起: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小麦、鱼、坚果、海鲜,其中鸡蛋、牛奶占85%以上。

怎样才能找到过敏原?翟莺莺介绍,主要是结合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其中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主要是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前一周内服用过抗过敏药物,测试结果会受影响,出现假阴性,因此,在测试前切忌服用抗过敏药物。

体外试验则主要是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这种检测不受药物、进食、机体状态的影响。(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韩文青)

(责编:左云森(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四部门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服务价格升 药品费用降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食用色素到底有没有害?食药总局是这么说的……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检发现,部分水果制品存在着色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问题。什么是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应用?国内外有哪些相关的法规标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8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着色剂”。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