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以仁爱之心护佑生命——
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
张岳峰 郑子豪 崔 瑾
“赵大夫,辛苦了,快去洗把脸吧,还有1台急诊手术等您。”无影灯下,时间被拉成一条紧绷的弦……那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业务骨干赵永波副教授彻夜未眠,历时13个小时,终于完成一台急性主动脉夹层复杂手术。刚松了一口气,他又踏入手术室做另一台急诊手术,而整个科室团队也已持续奋战了30余个小时。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家以肿瘤诊治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日均接诊5000余名肿瘤患者,给许多家庭带去希望的曙光。建院7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四院人用厚道精神和无悔付出,谱写了无数生命奇迹。
厚道实为担当
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
在临床实践中,直径≥10cm的巨大实体肿瘤始终是极具挑战性的治疗难题,术中解剖难、时间长、易出现突发情况,对医者的技术、勇气和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之前,有一名女性来四院求诊。只见她体貌消瘦、面色惨白,双手托着的乳房竟有足球般大小。轻轻打开数层纸巾包裹的乳房,破溃、感染、出血,且散发着腥臭味。患者说:“我去了很多医院,都说手术难度太大不给治疗。”
乳腺中心的耿翠芝教授迎难而上。手术中,她对蜘蛛网样的肿瘤滋养血管细致解剖并结扎,经过近2个小时的细心手术,终于完整切除了肿瘤,整体出血量小于30毫升。5天后,患者就康复出院了。
无独有偶,曾有一名肿瘤患者到四院求诊。她肤色黝黑、骨瘦如柴,但肚子却超乎寻常的大。面对挑战,外三科联合心脏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妇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共同攻坚。
整个过程极为艰辛,外三科派出三组人员轮番上阵,经过近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完成巨大肿瘤切除术,肿物重达70斤,为院史之最。
外三科李勇教授表示:“厚道和团结是四院的底色,有难题大家一起上,没有人会退缩不前。”为了帮助疑难病症患者延续生命,四院甚至召开过八地医院共同连线的视频会诊。
厚道化作温情
找寻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在对抗癌症的征途上,春风化雨般的人文关怀是重塑患者信念、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坚实基础。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肿瘤内科病房走廊传来阵阵笑声,刚刚结束第五次化疗的王阿姨拉着女儿与科室医护人员合影。谁能想到,刚入院时她曾多次试图拔掉输液管。
“第一次看到‘乳腺癌晚期’的病理报告,我觉得天都塌了。”回忆起看病初期,王阿姨仍心有余悸,“我不信任诊断结果,拒绝配合治疗,常与家人爆发激烈争吵。”
主管医生刘嘉寅在查房时,察觉到王阿姨总是躲在被窝中暗自哭泣。他深知,患者内心的恐惧多源于对疾病的未知。
刘医生耐心劝解:“阿姨,您别担心,它其实就跟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一样,只要控制好了,对生活影响没那么大。”
王阿姨不太相信:“真有您说得这么轻松?”刘医生握着王阿姨的手,说:“阿姨,我干这行这么多年了,见过太多和您情况类似的患者,最后都好好地回归了正常生活。您要相信自己。”一来一往的对话中,刘医生走进了王阿姨的心灵。
肿瘤内科“暖阳心理工作室”密切关注王阿姨情况,第一时间安排“正念疗法”“绘画疗法”等,引导王阿姨用口述、笔绘心境的方式记录抗癌历程。在第三次咨询时,王阿姨画出一团黑色漩涡,漩涡中心蜷缩着小小的自己。
副主任护师胡新彦进行解读:“您看,这个蜷缩的姿势其实是在保护身体最柔软的部分。我们试着添上些颜色好吗?”当第一抹暖黄色如火焰般落在画面边缘时,王阿姨的眼泪滴在了画纸上。
在“家庭团体治疗”的访谈环节,王阿姨得知了女儿偷偷调回本地工作,丈夫一直在厨房练习做营养餐。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女儿哭着说:“妈妈,我需要你教我怎么用缝纫机,我想给未来的宝宝做小衣服。”这些话像一道道阳光,照进了王阿姨封闭的心门。
出院之际,王阿姨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心有暖阳,何惧风霜”8个字。
厚道生发大义
42载帮扶,义无反顾
自1983年起,四院持续帮扶河北省赞皇县医院42年了,通过建章立制、健全科室、环境整治等方式,整改、新建了近20个专业科室,使赞皇县医院的诊疗工作走上正轨,为该县百姓送去了巨大的就医便利。
“只要力所能及,赞皇县医院需要什么帮什么,缺少什么给什么。”这是四院党委对赞皇县医院的郑重承诺,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凡是赞皇县医院的进修人员一律免费,学什么、多少人学,都优先安排。”
42年来,四院共向赞皇县医院派出医疗队400多批次、专家3000余人次,累计诊疗7万余名患者,开展手术3000多例,赠送了价值800余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赞皇县医院落后的景象被彻底封存于历史资料中。
“我在赞皇县医院看到省级大医院的影子了。”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视察该院时赞叹道。如今的赞皇县医院,已成为技术力量扎实、人才结构合理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赞皇县也形成了“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老乡们相信,赞皇县医院就是他们家门口的省四院。
每月农历二十六是赞皇县的传统大集。为了让更多老乡享受省城专家的医疗服务,四院把这一天固定为“下点日”。每到这天,四院都会组织专家医疗队,赶赴赞皇县坐诊、讲座、手术等,风雨无阻。42年来,“大集问诊”已成为赞皇的“新传统”。
四院医生以真心对待赞皇老乡,全心支医。外科大夫高兴茂翻山越岭出急诊,双脚磨出了血泡;内镜室丛庆文教授从45岁开始下乡,在两次颈椎手术后仍不放弃,直到70多岁才停下支医的脚步;内科赵继贤教授下乡义诊上百次,被誉为“下乡专业户”;还有为贫困患者捐款的林元珠教授,劳累晕倒在赞皇县的孙志学教授,爱人劝不回来的孙鸿恩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将继续秉承“厚道行医”的理念,以仁爱之心护佑每一个生命,筑牢生命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