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来凤”首届森林康养大会在湖北来凤举行
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4月18日,“健康来凤”首届森林康养大会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央统战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指导,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承办。会上,各界嘉宾围绕来凤县森林康养发展新路径建言献策。
立足生态禀赋 推进森林康养快速发展
“来凤县物产丰富,除了拥有全国罕见的金丝楠木群落外,全县森林覆盖率也高达56.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40天以上,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0万个。”来凤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明说,近年来,来凤县积极探索森林+康养、森林+文旅、森林+研学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出一批康养特色村、康养路线、教学实践基地、康养食品等。来凤县热烈期盼社会各界走进来凤、感悟来凤、体验来凤,亲身感受来凤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发展活力。
“当前,来凤县的森林资源正与中医药文化碰撞出绚丽火花,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的‘闻香祛病’习俗,也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来凤县森林康养的发展状况,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国辰建议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要做好融合文章,将中医药理念融入森林康养的产品设计中,推出四季康养、药膳食疗等特色服务;二是要做好科技文章,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森林环境的实时监测,让康养体验更加精准科学;三是要做好人才文章,应依托全国各地专家优势、湖北省域内高校资源,培养一支‘懂中医、爱自然’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让青山绿水的自然资源,真正成为全民健康的幸福源泉。”
主动亲近自然 森林康养成为健康新方式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从多个临床数据和案例分析了森林康养对调节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前,很多人都忽视了自然赋予的疗愈力量。实际上,森林不仅是绿色的资源,更可能成为预防疾病、滋养心灵的健康驿站。因此,建议公众增强‘回归自然、主动健康’意识,积极践行‘亲自然、慢生活、强免疫’生活方式,通过亲近自然,实现身心平衡之美。”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老年科主任罗斌说:“将自然环境转化为生理调节信号的能力,正是中医‘采补’理论的现代诠释。因此,建议公众主动亲近自然,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知森林的自然疗愈力量,从而实现‘主动健康’。”
“金丝楠木是药香文化中的自然馈赠,不仅有独特的物理特性,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王莉说,金丝楠木不仅是稀有品种,还具有淡雅的挥发性芳香物质,该香气具有安神、驱虫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长期身处金丝楠木建筑中,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辅助作用。“我们将基于来凤县金丝楠木生态资源,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通过开发中医药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展示我国传统药香文化的价值。”
推进文旅康养 赋能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乡村健康和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农民与乡村环境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关系,只有生长在健康、良好的乡村环境,才能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淑勤说:“我们将借助‘健康好乡村’项目,以来凤县道地野生中药材抚育为根基,并结合中医药文化,助力来凤县成为宜居宜养之地,以健康为引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飞来凤凰不思归,要加速让文旅康养之花在来凤县生根发芽。”基于来凤县的生态禀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村镇社区与公用设施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心主任胡大伟建议,来凤县应立足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和生态禀赋,在实现“以配套服务人、以群落链接人、以精神吸引人”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
会上,中国香疗文化博物馆和中国健康好乡村来凤项目由在场嘉宾揭牌。为期三天的“同心·共铸中国心”来凤义诊活动在来凤县多地同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