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年轻人为何爱上传统养生

2024年05月31日08: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堂开在白云观的公益“健身课”,开始成为京城年轻人的新宠。每个周末,都有一群年轻人来这里学习八段锦或太极拳。每期课程的名额,仅用1分钟便会被抢光。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白云观的公益课堂始于2017年,除太极拳和八段锦的养生功法外,还有讲授道家名著和思想的“白云讲堂”。

年轻人新爱好在道观里健身

周末的清晨,一只淘气的喜鹊从队列中穿梭而过,连飞带跳地蹿上白云观的小蓬莱遇仙亭飞檐上,俯瞰着院子里上百名正在打八段锦的练功者。

一群年轻人正双手怀中抱月、膝盖微曲,掌心缓慢抬起朝向天空,深深呼一口气,再吸气时,前院淡淡的香火气飘入鼻端……

此时,耀眼的阳光恰好照在院子中每一个练功者的掌心和面庞上,热量从上而下地传导进入身体,说不出的舒服畅快。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

白云观前身系唐代天长观,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敕改其为“长春观”。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

从唐代至今,白云观曾多次损毁又多次修缮,如今已经是北京城内最知名的道教场所。

“摸石猴”“打铜钱眼”都是白云观最著名的祈福活动。

与白云观前院各殿的旺盛香火相比,后院的小蓬莱(小蓬莱是白云观的后花园,又称“云集园”)显得异常幽静。

以前,这里以出没慵懒的流浪猫而闻名网络。但现在的每个周末,流浪猫们都会躲在角落里,悄悄地观察着聚在这里“练功”的人们。

周末来观里的练功者有上百人,在邓嘉羿和资由两位老师的引领下学习太极拳或八段锦。

他们中有将近一半的练功者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还有一些是随着年轻父母而来的青少年,甚至有四五岁的幼童在练功者的队列中穿梭,时而玩耍,时而学着大人们的动作。

对年轻人来说,“免费”也是白云观的一大吸引力。

在小蓬莱的八段锦和太极拳是免费的公益课,很多来白云观上香游览的游客也会加入进来。

他们或是站在古树之下,或是在长廊之中,或是在假山之后,听着道长的讲解,按照道长示范的动作和呼吸吐纳的方法,也跟着做了起来。

对于游客来说,偶遇年轻人在道观里上公益课,也是他们游览过程中的一种新奇体验。

学传统功法感觉身体充满力量

在舞蹈学院学习中国舞的小C,参加了今年白云观第一期八段锦公益课。开课的那一天是3月23日,她回忆说,初春的阳光照在脸上、身上,“感觉暖洋洋的”。

她在道长的指导下打了一趟八段锦,感觉到一股热气自手掌而至全身,筋骨好像被拉长了,气息和血液顺畅地在身体里“游走”,整个人变得轻快了起来。

这种感受是小C爱上传统健身功法的原因。她此前也曾练习过八部金刚功。

后来,她无意中在网上搜到了白云观的“白云讲堂”,里面有关于太极拳公益课的推广视频,于是便在微信公众号上报了名。

彼时,白云观的太极拳公益课还没有到火爆的程度,但报名已经需要抢位了。小C登录了好几次才抢到了课程,顺利参加了为期六周的太极拳公益课。

在这一个半月中,小C坚持每周都来学拳,最后如期毕业,得到了道长赠送的“武功秘笈”——太极拳和八段锦等道家养生功法书籍。

小C说,在现场听老师讲解练习跟在网上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道观的香火气和古朴幽静的环境之外,老师还会详细讲解姿势动作和呼吸吐纳的方式。

小C发现,按照道长的方式打一套八段锦,不会像跳舞那样感觉身体疲惫,反而会觉得身体充满力量。这种感觉是中国传统健身功法与西方运动健身最大的不同。

经常参加健美比赛的宇宙是个二孩妈妈,她已经有五六年的健身经历。今年年初,她的一个朋友给她发了白云观八段锦公益课的链接,邀她一起报名参加。

这次公益课让她对八段锦有了全新的认识,发现八段锦并不仅仅是活动筋骨这么简单。

通过老师的指导,她感受到气息在身体内的运转,“真的跟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很神奇。”宇宙说。

宇宙还在继续她的健美事业,也会集中一段时间泡在健身房里为比赛做准备,但现在她会将打八段锦等中式健身方式穿插其中。

她形容,传统功法和西式健身,“一个是由内而外的修身,一个是自外向内的健体,各有所长。”

八段锦走红简单易学有效果

在白云观学习八段锦的过程中,宇宙发现身边很多比自己年龄小的年轻人,做动作时不是这疼就是那疼,这时老师会一一给他们纠正动作,向他们解释疼痛的原因:“有的年轻人是因为体虚,有的是因为胃寒,有的是经络不通。”

经过一两次课程后,很多人的状况有了些许改善。

在白云观小蓬莱开办太极拳和八段锦公益课的是邓嘉羿老师和资由老师,资由老师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而邓嘉羿老师是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同时也是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的弟子。

开设公益课的初衷,是李信军道长觉得道观里的环境很好,特别适合民众来学习八段锦和太极拳,于是邓嘉羿就和同在辰园传统文化园教武术的资由一起开设了完全免费的公益课。

民众只需花10块钱购买白云观的门票,就可以在每个周末到小蓬莱学习八段锦或太极拳。

邓嘉羿老师介绍,公益课其实在2017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太极拳为主,来的也是老人居多。

“年轻人就是‘懒’一点,传统的养生功法打起来不累,所以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在邓嘉羿看来,八段锦之所以在年轻人群体中受宠,还因为动作简单易学、不怎么费力。

“西方的健身注重的是肌肉线条,练完可能会很累,反而需要特别注意休息。而中国传统功法练完后则是通身舒畅、精神饱满,不累又有效,所以很招年轻人的喜欢。”

邓嘉羿也观察到,年轻人喜欢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感受经验,当他们接触到传统功法,发现传统功法确实对身心有很好的效果后,会在网上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由此通过网络的效应迅速传播出去,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有益身心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养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后,邓嘉羿发现大家的身体状态并不“年轻”,他们普遍存在腰酸背痛、肩颈僵硬、气血两虚,还有的精神萎靡、神情低落等。

邓嘉羿认为,年轻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这些问题,“年轻人喜欢熬夜,喜欢低头玩手机,还贪吃冷食冷饮……”

在他看来,年轻人身上这些亚健康问题,打八段锦确实可以缓解,但需要长期坚持,所以他们在公益课的最后会给大家发一本八段锦和太极拳的书籍,让来上课的年轻人日后可根据书中的指导坚持锻炼。

同时,他认为,通过公益课的形式推广八段锦,更多的是为了呈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让年轻人有养生的意识,有养生的习惯。

宇宙觉得,白云观公益课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喜欢传统养生功法的人找到一个正规教授的途径。“我希望这种传授正派养生功法的地方越多越好,这样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健身的效果。”

小C觉得,年轻人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大,要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还要兼顾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常有身心疲惫、有心无力之感,有的甚至出现了焦虑、抑郁。

“通过公益课学习八段锦和太极拳,除了对身体有益之外,还调节了心态。”小C认为,这是传统养生功法与西式健身运动不同的地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优点所在。

完成了白云观太极拳公益课的打卡后,小C也收到了老师送的练功书籍,她打算继续坚持八段锦。

之后,她还打算去听“白云讲堂”的传统文化公益课,听老师讲述《道德经》《庄子》这些道家经典名著的内容,修心养性。

现在,只要有时间,小C就会在自家小区的公园打打太极拳和八段锦。

有一次,小C在清晨打起太极拳,路过的叔叔阿姨们看她打得行云流水,也想跟着学一学。

小C给叔叔阿姨推荐了白云观的公益课,她想让更多人像她一样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统筹/林艳 张彬

知识点

太极拳

武当九式太极拳,是武当太极拳的精华拳,依据《武当三丰原式太极拳》、《武当老架太极拳》、《武当太乙五行拳》等为技术依据,以“道”家学说,张三丰丹经理论和大道思想为理论依据,编著而成。

整套拳里面的每个动作都具有它独特的养生含义和技击技巧。长期习练中,可达到畅舒活血、柔肢润脉、增康延寿的效果。

九式太极拳动作:

抱圆守一(预备式)

引气归元(起势)

怀抱阴阳

野马分鬃

揽雀尾

叶底摘桃

玉龙抖鳞

道人拴门

推山填海

正气长存(收势)

八段锦

道家传统八段锦,为道教传统养生功法之一。八段锦有动作柔缓、轻松自如、舒展大方、宜动宜静、刚柔相济等特点,长期习练可起到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等作用,对头目晕眩、精神衰弱、脾胃不调、消化不良、肩颈疼痛等慢性病症也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加之动作相对简便易学,因此长期以来深受各个年龄层民众的喜爱。

八段锦共有八个完整动作,既可以连贯练习,又可以每个动作单独习练。

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据北京白云观微信公众号整理

(责编:孙红丽、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