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舒适化诊疗 展示麻醉人文关怀
3月25日,“生命至重,大医精诚——深究病因讲麻醉,诚心实意帮患者”交流座谈在北京举行。在学术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发展进行研讨,专家们表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与患者及其家庭密切相关,应推行舒适化诊疗、展示麻醉人文关怀,并建议以多元途径加强麻醉知识宣传,提高麻醉学的社会关注与认知,助力麻醉学科可持续发展。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三届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姚尚龙表示,随着麻醉工作理念的变化,舒适化医疗成为麻醉科面临的重要领域,不仅关乎围术期患者的就医感受,还要确保术后的恢复质量。“麻醉医生工作理念的转变也让麻醉工作职责更加丰富,分娩镇痛、临终关怀等都体现出舒适化医疗对家庭麻醉场景的渗透与影响,通过提高生命质量和尊严展现麻醉人文关怀。”他还提倡麻醉全程数字化,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安情绪、优化就医体验,也对医生的技艺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姚尚龙呼吁社会更多了解麻醉医生的工作职能,知晓麻醉学科及其在人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
“麻醉医师不仅要确保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诊疗,还要提高手术质量,让患者术后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意味着麻醉对于患者及其家庭非常重要。”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五届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米卫东建议,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民众对麻醉和围术期医学科的认知很有必要。“要让群众了解麻醉直接影响着维持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与手术预后,不能仅将意识停留在‘打一针、睡一觉’的基础层面”,他强调这需要用科普向公众、特别是相关患者传播麻醉知识、宣传麻醉诊疗价值,“麻醉学科要做好自己,更要说好自己。”
关于如何提高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在公众中的认知度,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现任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缪长虹认为麻醉医生要做到四点:“一是充分利用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加大宣传;二是在身体力行中传播麻醉价值,比如重视术前访视、指导病人预康复等临床麻醉工作,并跟进手术后对患者及时随访、做好并发症管理;三是通过开设麻醉科门诊、参与到疑难危重症的多学科会诊及术后恢复中,强化麻醉科的必要性;四是让群众了解到麻醉科的‘无处不在’,神内、神外、心内、心外等多门学科手术介入都离不开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