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加强麻醉学科质控安全 全程化研判提高医技水平

2024年04月01日09:42 来源:人民网

3月25日,“生命至重,大医精诚——深究病因讲麻醉,诚心实意帮患者”交流座谈在北京举行。在“谨防患者安全与不良事件发生”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手术麻醉的相关风险,以及如何提高围手术期、围麻醉期的安全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并提出要严格加强麻醉学科质控安全,以全程化、精细化研判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手术中的不良事件,是每一名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都十分关注并且会全力避免的,这也要求我们要清晰认知麻醉手术的风险,防患于未然。”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潘灵辉介绍,手术安全至关重要,术中不良事件分为非预期死亡、产生不良后果、产生不良隐患等三个方面。“究其原因,这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应激反应、术中急性病变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麻醉科医生十分注重对患者基础病情及身心状况的研判,将安全意识视为手术‘红线’,并在一定质控标准的规范下科学地实施麻醉,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杨旭东表示,手术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但严重的不良事件是相对较少的,不良事件的原因与病人病情、手术情况、人员经验、药物设备相关。“麻醉医生特别关注制度标准和人员能力两个方面,我们每次开展的质控分析都是‘刀尖向内’,从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回顾、学习、探讨。”他说,不良事件重在监管预防、防微杜渐,要在术前评估、制度规定、操作流程、人员能力等多方面全方位研判,通过不断分析事件原因持续改进相关方法,确保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关于如何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或减少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区域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云建议,要从“人员、设备、药物、流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人员分级,为不同级别的麻醉科医生分配不同等级的手术,在医疗人力资源上满足手术要求;其次是对麻醉设备的检查和更新,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及是否有陈旧设备需要及时更新换代;第三是对药物进行研判,结合患者的基础病情、过敏史、应激反应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稳定的麻醉药物;第四是完善麻醉手术流程,常规计划内手术按照日常流程准备,同时也要设置一套面对临时手术的麻醉系统,以便及时应对并灵活参与到紧急手术中。

参与讨论的嘉宾一致认为,麻醉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麻醉科的永恒话题,要持续夯实麻醉质控这一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基石。 

(责编: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