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影院霸位 购票选座缺提示
蒋若静
商场逛累了,找个共享按摩椅,扫码支付几十元就能放松,捏捏筋骨;看电影时,影厅里座椅上配备的按摩垫,只要扫码付费也可以缓解长时间观影的疲劳……如今,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共享按摩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共享按摩椅的出现真如商家宣传的那么美好吗?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部分共享按摩椅存在清洁不到位,按摩力度不能个性化设置,没有安全提示等问题。一些影院中带有按摩垫的座椅,更是占据了最佳观影区,消费者购票时可以看到“按摩座”区域,仍会陷入选择难题。
购票时不标注按摩椅区域
近年来,不少电影院为普通座椅加装上了共享按摩垫,观众可以在观影时扫码付费按摩。一些影院把这种“按摩座”专门安排在了最佳观影区,引发观众的吐槽和不满。
近日,北青报记者走进北京部分影院调查后发现,不少影厅内都设置了按摩垫。那么消费者在走进影院前是否可以自主选择“按摩座”或普通座?北青报记者在购票平台淘票票和猫眼上看到,一些设置了“按摩座”的影院并没有对座位进行标注,只画出了最佳观影区,消费者只有走进影院,才能知道自己即将坐在什么样的座椅上。另外,虽然部分影院在购票平台上标注了各影厅的普通座和“按摩座”区域,但由于“按摩座”区域覆盖了最佳观影区,占据了绝对的C位,消费者同样会陷入选与不选的两难。
装上按摩垫的“按摩座”坐上去是什么感觉?北青报记者分别体验了两家影院。在第一次落座后,按摩垫会进行一次按摩体验,大概1到2分钟,按摩滚轮会在后背从上到下行进两次,消费者如果感受良好,可以在观影中自行扫描二维码付费按摩。不过按摩滚轮在免费体验结束后的停留位置不是在头部附近,就是在腰部。不管停在什么部位,消费者靠坐在椅背上时,都能够感觉到滚轮的“坚硬”。观看一场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这种“按摩座”并不能带给人舒适的感受。
消费者赵女士去电影院观影时,就买到了“按摩座”。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按摩座”如果只当作普通的座椅来使用,坐着非常硬,而且坐姿会很累。如果不想付费按摩的话,只能选一些边角以及其他不太好的位置来观影。另一位马女士对常去的影院非常熟悉,所以在网上订票选座位时,会避开选中间的座位,以免选到按摩椅区域。“有一次观影时,我还见到有人自行拆除了按摩椅垫,可见大家并不太喜欢它。”
作为购票平台,猫眼曾在回复媒体记者时表示,加装按摩椅垫属于影院自身的商业运营行为,不需要与售票平台同步。按摩椅区域如果要在猫眼的购票页面呈现,需要影院自己操作,平台无法替影院操作。平台目前对按摩椅区域的标注方式是按价格分区,在选座界面进行标注,或者影院在影厅介绍部分自行编辑。
清洁不到位 卫生存隐患
除了电影院内的按摩垫,影院外的候场区也被共享按摩椅“霸占”,这些按摩椅的卫生和安全情况也不容乐观。北青报记者在朝阳区一家影院的候场区看到,这里设置了多把“休休乐”共享按摩椅,按摩椅因频繁使用,表面的黑色皮子已经出现严重磨损,露出了里面的白色底色。
由于按摩椅多使用仿皮材质且椅子具有包裹性,座椅表面会出现皱褶和折叠的缝隙,容易成为卫生死角。北青报记者就在这些共享按摩椅上看到了残留的爆米花、饼干渣等,手部气囊的夹缝处还有不少灰。更让人感到不适的是,按摩椅头部区域的布巾已经出现大片油渍。同时整个区域也没有任何座椅进行过清洁的提示,现场也未配备一次性消毒清洁用品。
在东五环外的一家综合性大型商场内,三层到五层的中庭区都设置了“乐摩吧”共享按摩椅,由于靠近餐饮区和孩子的游乐区,按摩椅被占用或使用的情况很多。北青报记者逐层观察,发现这里的按摩椅卫生情况相对较好,从外观上没有明显污渍。不过,由于临近游乐区,一些儿童会穿着鞋子登爬上按摩椅,也能看到举着冰激凌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挤在一张按摩椅中。
共享按摩椅该由谁来清洁维护?不同厂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北青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通了“休休乐”共享按摩椅上的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表示,其按摩椅是由场地使用方进行卫生维护,至于按摩椅外观磨损严重的问题,也需要场地使用方主动联系厂家进行更换。“我们有很多场地,很难第一时间知道哪些有问题,主要靠场地方反馈。”
负责“乐摩吧”共享按摩椅北京地区运营的一家服务商回复北青报记者时表示,该公司仅负责“乐摩吧”在海淀、丰台、朝阳等区域的一些购物中心场所的日常运营。他们通常会根据场地使用频率派人进行巡场,以及清洁打扫。“有的按摩椅使用频率高,我们派出专人每天擦拭、打扫2到3次,有的座椅使用频率低,那也可能两天消毒一次。”这位运营商表示,在清洁流程方面也会给出指引,比如,要使用喷壶、抹布,乃至消毒剂等。
按摩力度不能个性化设置
去年8月,重庆火车西站一名女乘客长发被卷进按摩椅,整个人动弹不得,在众人帮助下才得以脱困。共享按摩椅的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关注。北青报记者在体验共享按摩椅时发现,其实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使用共享按摩椅。
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血管、高血压、颈椎、腰椎等疾病的人慎用;静脉血栓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急性疾病、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等患者,身体有植入物,如支架、钢钉、钢板等群体都为不宜使用人群。而这些提示,均隐藏在扫码后极其不显眼的“我已阅读《服务协议》”的条款中,很容易被消费者忽略。
北青报记者扫码不同品牌的共享按摩椅、按摩垫二维码后发现,包含关键不宜使用人群信息的“我已阅读《服务协议》”这一选项,并没有进行强制阅读设置,有的软件干脆把“我已阅读《服务协议》”设置为默认,消费者无需勾选可以直接付款使用;有的按摩椅虽然进行了阅读弹出设置,但仅仅显示“请您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消费者不看《用户协议》,直接点击同意,也可以完成付款使用。而且在共享按摩椅设置的场地,北青报记者均未在现场找到有关不宜使用人群的安全提示。看到的多是“实惠健康好状态”“15分钟快速恢复元气”“共享健康加油站”等宣传语。
共享按摩椅的舒适度如何呢?北青报记者在体验“休休乐”的共享按摩椅时发现,共享按摩椅上虽然设置了气压强度、按摩力度调节的三档选项,但即使调整到最低档,小腿部的气囊挤压力度仍然很大,小腿很快产生了酥麻感,这时按摩椅椅背已经放倒。在这个姿势下,北青报记者试了几次也无法将腿从按摩装置中抽出。而按摩椅上的暂停键设置位置较高,平躺后根本无法按到,只能等待按摩结束气囊自动减压。北青报记者致电其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表示,共享按摩椅和家用按摩椅不同,是根据大众的体感而设置的,使用中确实存在因个人感知不同,而对按摩椅的受力感产生差异。文/本报记者 王薇 李佳 摄影/本报记者 王薇
专家观点
共享按摩椅旁应设置醒目安全提示
针对公共场所共享按摩椅存在的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共享按摩椅存在不宜使用的人群,这不仅仅涉及消费者的知情权问题,更是一个安全权问题。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消费者的最基本要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法》要求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
“共享按摩椅厂家在扫码小程序中设置的阅读《用户协议》提示,并不能起到明确的警示作用,运营商应在共享按摩椅使用场景中,对注意事项、不适宜人群进行明确警示。”陈音江说。
对于影院里出现的“按摩座”,陈音江认为“按摩座”有其商业属性,影院在设置时应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对按摩座区域进行明示,同时还应合理设置座位区域,均衡布局。“不应将最佳观影区全部设置为按摩区,客观上让消费者无法作出选择。”
此外,他表示,运营商还有义务对按摩垫的服务措施进行细化,带给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感受。同时,合理收费和明码标价也必不可少。
老年人等人群应慎重使用按摩椅
如何安全使用共享按摩椅?从医学角度出发,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超、推拿科主治医师阴祖新。
两位医生均建议,在使用按摩椅之前,消费者需认真阅读按摩椅上的健康提示,再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使用,存在一些风险因素的人群是不适宜使用按摩椅的。
对于老年人群体,阴祖新表示,老年人由于椎间盘水分减少,椎间隙变窄,脊柱周围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盲目使用按摩器会导致脊柱生物力学改变,甚至有可能出现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加重身体不适。一些老年朋友面临骨质疏松的问题,按摩力道大了,容易引发骨折。同时,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末梢神经敏感度降低,对于疼痛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也变低,可能老人觉得不疼,但其实力道很大,已经造成了损伤。如果使用按摩椅的话建议调至较低档位。老年人在使用时应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慎重使用,同时最好身边有人陪同,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两位医生提示,无论是商场的共享按摩椅还是家里自用的按摩椅,都不可能起到治病的功能,按摩椅无法替代专业治疗,一旦身体有不适,建议到及时正规医院就诊,而不是把保健手段当成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