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劳动保护如何落到实处?(百姓关注)
本报记者 黄 超
近来,多地气温创新高,但仍有一些户外劳动者在酷暑中坚守工作岗位。不少读者来信反映部分地区高温津贴标准偏低,建议调整。目前,一些地方陆续上调高温津贴标准。比如,河南省自今年6月起,将高温津贴由每人每工作日10元调整为15元,发放时间从每年6月至8月调整为6月至9月。
此外,一些地方还出现快递员、外卖骑手中暑晕倒情况。广东广州市读者张先生曾在广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花都区新都速运营业点从事快递员工作近两年,目前已经离职。他曾几次因中暑晕倒,单位也未发放任何补贴和防暑用品。“我向花都区劳动保障部门多次反映,一直无果。”张先生说。
河南濮阳市读者屈女士说,自己的亲属是一名美团外卖骑手,几乎全年无休,哪怕请半天假都可能被扣除当月补贴。“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露天工作,天气炎热,没有收到高温津贴。去年夏天没给,今年也还没发放。”屈女士说,她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了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
2021年7月,人社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指导意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提出强化职业伤害保障,采取政府主导、信息化引领和社会力量承办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印发通知,提出积极拓展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等服务设施功能,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为高温天气户外作业职工避暑休息提供便利。
“部分用人单位更多考虑经济利益,忽视了劳动者的权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涂永前表示,我国高温津贴发放在立法上将传统的、强调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准用工纳入保护范围,而快递员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关系认定没有明确规定,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保障也因此在落实时打了折扣。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郑州开展“送清凉”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社区设置了爱心驿站,免费提供避暑用品和药品。另外,街道办事处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支持劳动者依法维权。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防疫一线人员也需要高温劳动保护。山东潍坊市读者王先生建议建立临时性检测板房,或征用公共场所。对此,潍坊市卫健委印发通知,要求“愿检尽检”等常设采样点可应用板房、集装箱房等装配式建筑建设核酸采样小屋,并配备空调、空气净化等设备。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工作指南,要求各级疫情防控组织部门应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科学安排作业时间,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高温作业个体防护,配备防暑饮料及应急物品等。
“对于高温劳动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各地人社部门、工会、用人单位和劳动监察部门应共同发力。”涂永前建议,人社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温持续时间,建立高温津贴动态调整机制;工会应拓宽高温劳动保护的范围,代表劳动者积极与用人单位集体协商确定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预防发生职业性中暑事件;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强普法宣传和执法监督,督促用人单位履行高温劳动保护责任。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8日 07 版)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