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刘国恩: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成为创新优势 促进良性竞争

2021年08月24日08:50 来源:人民网

8月20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强化药品科技创新支撑”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分享了他对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一些观点。

刘国恩表示,医药创新是一项耗资巨大、时间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工作,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场,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药企参与到创新药研制的潮流中。

长期以来,中国对于医药创新的成本、时间、人力等相关投入数据,还没有明确的核算与统计。过去两年,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启动了相关工作,通过对国内医药创新型代表企业的深入、系统地走访、调查、计算,得出了一系列参考数据。初步结果显示,中国医药创新与发达国家的耗资大、周期长等基本特征一致,同时仍然存在显著的规模差异。

刘国恩认为,促进医药创新的核心要义在于创新,创新是要对现有产品或者技术的“创造性”破坏,而个人潜能是最宝贵的创新源泉。“中国有突破14亿人口,具备全球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因此,中国医药创新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同在,即如何激励巨大的人力资源潜能成为实际创新优势。”刘国恩说。

刘国恩表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离不开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融资是医药企业进行可持续研发投入的关键,驱动医药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也有助于建立更为完整和有序竞争的新药研发体系。

此外,刘国恩表示,有效、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决定医药创新水平和品质的重要条件。“没有充分和有效竞争,很难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创造性’破坏。因此,如何形成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非常重要。”具体来说:第一,要进一步重视专利保护制度,让大众有积极性去创新,形成良性竞争的大环境。第二,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助推作用,重在为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保驾护航”。严格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药品优先审评审批,加快创新药、临床急需药品上市。

“随着医药市场持续壮大,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医药创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同质化的重复研发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中国医药创新领域仍需加快开放竞争的改革步伐,在改善创新环境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好激发万众创新的巨大活力。”刘国恩说。

(责编:李源、曹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