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者说——人民医者致敬建党百年》系列访谈
王昆华:以信息化智慧帮扶推进医联体建设
日前,人民网·人民健康推出《领航者说——人民医者致敬建党百年》系列访谈(点击观看视频)节目,邀请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相关负责人,围绕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党务业务融合等话题展开探讨。5月19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在访谈中表示,医联体建设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和智慧医疗作用,通过“智慧帮扶”提升各级医疗机构间的联动,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王昆华指出,针对“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等问题,推进落实分级诊疗是最好的解决措施。“如何使大医院舍得放,基层医疗机构接得住,老百姓愿意到基层去看病?则需要把医联体建设作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
王昆华表示,医联体建设常见类型主要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其中紧密型医联体就是医院派院长、科主任到基层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包含资源整合、费用统筹、信息技术一体化等环节,对于县域医联体建设是比较可行的。而云南省有129个县(市、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能够帮扶基层的大医院也只有寥寥数家,因而更适合通过松散型的智慧医疗来帮扶。
“通过信息化智慧帮扶,不管有多远,我们都能够有效触及基层。”王昆华表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已建立起包括云诊室、云医生、云超声、云检验、云心电、云影像、云病理、云随访、云转诊及云教学在内的“医疗联盟云”,还和云南、四川、贵州省周边方圆500公里之内的239家基层医院结为联盟,从硬件和软件等多维度进行帮扶。
王昆华介绍,为创新医联体建设方式方法,医院主要从“两方面”(软件、硬件)及“三层次”(医院、学科、专家)开展帮扶项目。包括“请上来”——联盟医院把医生送到昆医大一附院,作为骨干进行培养。举办各种培训班,让骨干医生帮助基层医院提升管理水平;“走下去”——医院领导定期走访联盟医院,根据区位优势、学科发展情况、人才队伍情况来帮助这些医院制定发展规划。另外,建立多个专家工作站,定期下基层开展义诊、查房、带教、手术等示范指导。近年来已为基层培养了近4万人,基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过程中,医联体也应向‘健联体’方向转变,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王昆华说。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