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低龄化五大特征
如今,网络的匿名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信息对低龄群体影响极大,为未成年人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低龄网民定义为18周岁以下的网民,对18周岁以下不同学龄段的网民具体分析,归纳出当前网民低龄化的五大特征。
低龄网民比例不断升高,手机成为主要终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在日益增多的网民群体中,未成年网民的规模也呈现持续增加趋势,网络普及率平稳快速增长,城乡差异逐步缩小。从网民年龄段来看,2007-2020年间,10岁以下网民数量和在网民年龄结构中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10-19岁网民的规模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比重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推断出低龄网民特别是10岁以下网民比例正在不断升高。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随着网络接入方式的变革,手机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
网络应用以休闲娱乐为主,学习应用逐渐凸显。未成年网民的网络应用在娱乐和社交上表现较为突出。他们通过游戏、音乐、聊天来实现放松休息的目的。近年来,在线学习的功能也逐渐凸显出来。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比例显著增加,他们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课程辅导、做作业、复习预习、在线答疑、背单词、学习课外知识等学习活动。未成年人对互联网功能的认知逐渐突破了之前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状态,开始认可其作为认识世界的窗口、日常学习的助手的功能。
低龄网络文化不断成型,形成“代内文化反授”。未成年人一方面借助新媒介接触、消费和传播动画、漫画等各种文化内容,并通过社交达到情感共鸣,构筑具有身份归属和集体认同的趣缘部落;另一方面积极转变自身身份,基于兴趣爱好自主参与二次创作或全新演绎,从文化传播者摇身变为文化创造者,生产出直播、配音、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在这种低龄网络文化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以代内反向传播为特征的“文化反授”现象应运而生。“代内文化反授”是指“文化的传授者比学习者年轻,但不具有亲子式的代际年龄差异”。
低龄网民对网络的依赖不断加深,互联网渗透力持续增强。伴随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低龄网民使用网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断增加的上网时长折射出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未成年人的心智不够成熟,对于外界的干扰以及网络信息是否健康等缺乏甄别能力,加上家庭教育对沟通的忽视,未成年人在聊天、游戏等活动中获取情感依靠,对网络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很容易患上网瘾。
低龄网民主动学习探索,网络技能不断加强。对于新事物的好奇,驱动未成年人在上网技能方面的自我学习和探索。2007-2020年间,未成年人对网络应用的探索从休闲娱乐为主扩展到探索知识学习,主动通过网络学习课外知识,对网络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整体上而言,低龄网民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自主学习性较强,主动探索网络技能和信息,对网络功能的认知不断提高,网络素养有一定的提升。
目前来看,网民低龄化趋势不可避免,“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应积极引导,让网络成为低龄人群成长的有利助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变被动为主动,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改区隔为沟通,家长积极学习网络沟通;转堵塞为疏导,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化娱乐为教育,营造正能量的网络视听环境。(陈云松 作者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