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一国粮食安全,系于种质资源

2021年01月15日08:4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发布消息称,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一连串好消息背后,是关于种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科研追求。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等。怎样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我们邀请专家解读分析,并请两位科研工作者分享他们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而努力的故事。

本期嘉宾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 马淑萍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教授赖锦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孔祥智

1.优良品种推广率逾96%,实现“中国粮用中国种”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种业的发展历程。

马淑萍:中国种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四自一辅”阶段(1949~1978年),农业生产用种依靠农民群众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政府必要的调剂;二是“四化一供”阶段(1979~1999年),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三是种子产业化阶段(2000~2010年),以实施“种子工程”为标志,将种业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了由种子到种业的转变;四是种业现代化阶段,以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为标志,首次明确了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开启了现代种业发展的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支撑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种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种质资源研究有进展,深度鉴定了一批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籽粒玉米、抗旱玉米、氮高效利用玉米,优质水稻、抗赤霉病小麦、高蛋白大豆等种质资源;品种创新成果多,“十三五”时期审定了五种主要农作物品种1.6万多个,登记了29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2.1万个;技术创新有突破,比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无融合生殖技术特性成功引入杂交水稻,从而实现杂合基因型的固定。

种子企业不断壮大。至2019年底,全国持证种子企业6300多家,比2011年减少22%,资产过亿元的种子企业350多家,比2012年增加180多家,上市种子企业72家,市值近1000亿元;种子企业品种审定数、新品种权申请量自2015年起均超过科研教学单位,逐步成为品种创新主体;前50强企业市场占有率达35%,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全球种业前10强中,中国种企占有两席,分别是隆平高科、先正达集团。

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保障有力。目前,我国农作物品种,尤其是粮食作物品种完全能自己解决。水稻、小麦、大豆、油菜、花生、棉花品种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基本能满足种植业生产需求。其中水稻、小麦的品种水平国际领先。玉米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约90%,蔬菜品种自给率87%。优良品种推广率超过96%,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

孔祥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决定》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于2015年11月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一批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相继问世,对现代种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赖锦盛:当然,我国种业仍存在短板,比如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不高、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种业集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基础研究与育种应用衔接不紧密,难以满足未来种业发展需求;缺乏突破性重大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对种子市场的占有率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种业综合国际竞争力弱,亟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种子企业。

2.不再“卡脖子”,才能打赢“翻身仗”

记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这有何重大意义?从世界种业强国的情况看,打好种业翻身仗,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马淑萍:粮食安全是关乎14亿人吃饭的大事,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加强种子库建设,丰富物种资源,攻克“卡脖子”技术,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谈得上打赢种业翻身仗。打赢翻身仗,首要的就是加快补短板。至少应在以下方面着力:

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按计划完成全国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尽快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有序有效地引进种质资源;依托优势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搭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挖掘平台;推动种资源登记交流共享。

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全国优势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建立和完善品种资源、技术成果有条件共享和权益按比例分配的开发利用机制;积极引进种质资源、核心技术、高端人才。

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种子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出台激励政策,支持育种人才、资源、成果向种子企业流动,使企业逐步成为种业创新主体;支持创新型种子企业享受科技企业税收优惠及研发后补助等政策。

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尽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引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91)文本内容,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保护原始创新;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赖锦盛: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打一场漂亮的种业翻身仗,要积极倡导中国种业走出去,从国家层面制定平台性政策,为种业走出去保驾护航;要优化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做好种业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储备,完善种业政策监管体系,保护创新主体权益,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动力及向种企流动的意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的种业市场秩序,培育一批创新型大型种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孔祥智:在今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用种安全的要求更为迫切,对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饲、宜机专用优良新品种的要求更高。

国外跨国公司的育种研发,多采取大规模团队协作、专业化分工方式。而我国育种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由于掌握的种质资源有限、课题组人力有限,品种组合较少。此外,我国育种人才、种质资源等科技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机制不畅,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体制尚未形成,极大制约了我国育种研发资源要素活力的发挥,阻碍了种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这些都是应该切实突破的瓶颈。

3.“中国特色种业创新体系”这样建

记者: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中国特色种业创新体系。应如何加快构建?

孔祥智:要加快种业科研体制和投入机制改革,科学厘定种业基础研究和商业化育种之间的界限,有效调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种子企业积极性;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把解决行业、产业和区域性重大关键问题作为攻关重点,整合优势科技资源,着力创新运行机制,突出发挥协同作用;加快本土种子企业发展,不断提高中国种业的世界竞争力、国际话语权。

马淑萍:首先要明确创新分工。种业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攻关,应由国家级科研教学单位承担;以育种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品种创新,应通过市场化机制,由企业承担。其次是创新攻关模式。对以品种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创新,应以种子企业为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商业化育种模式,协同攻关;对于种业“卡脖子”技术,应以优势科研教学单位为主,组织优势种子企业联合攻关。再次,要完善法律支撑。建议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上升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提高法律位阶、加大保护力度。此外,要强化政策支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激励措施,让科学家“富起来”;对企业研发成果,通过财政后补助方式进行激励。最后,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引导更多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赖锦盛:当前,应以农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部署种子科技创新攻关,涵盖材料创制、品种培育、良种繁育及产业化应用,整合集成上中下游力量,实施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重点培育和转化突破性重大新品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推进科研与生产、品种与市场的有机深度融合,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要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创新要素有效整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导种业科技资源、科研院校成果和人才向种业企业有序双向流动,实现科研院所、高校与种业企业资源共享共用。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