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恐婚恐育”是谁在带节奏

2020年09月21日09:11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不知何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波恐婚恐育现象。似乎一边催婚,另一边就恐婚;这边在拼二胎,那边踌躇一胎是否来得太早;你在为教育焦虑,而我在恐慌“养育之责”……。

知乎上围绕恐婚、丁克的话题高达5000多帖,除去极端、带有心理创伤的谈论内容,绝大多数网友以一种理性、淡然却略带失望、迷茫的心理对自己恐婚恐育“婚育观”诉苦。

“其实你害怕的并不是婚姻,而是未知。结婚会不会不幸?不结婚会不会孤单?生儿育女会不会成为拖累?不生又是否遗憾?我们徘徊在这些问题之中,却不知让我们害怕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无从知晓它们的答案。”很多网友持这样的心境:矛盾且又害怕尝试,看似理性却又孤独无奈。

“恐婚和恐育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不信任’的心理阻碍了情感的正常生长。”今日相亲创始人曾克说,他所接触到的很多年轻相亲群体,是对婚姻制度不信任、对另一半不信任,从而产生的婚育焦虑。“这种不信任有很多来源。”曾克在与单身年轻人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媒体的介入与放大的确加剧了婚姻恐慌。“有关离婚率上升、婚内出轨等的报道越来越多,一些报道夸大了婚姻中的负面情绪,未婚者不可能不受影响。”曾克坦言。

婚姻是靠情感维护的两性关系,如果只讲契约精神,以物质保障给内心的不信任强行上个保险,是否婚姻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不少大城市的年轻人没有多元的交际圈,他们对于婚姻的态度是‘先攒粮,后谈情’,认为房子、户口、教育等问题都落地了,双方进入婚姻的压力会小很多。”情感专家曹伟说,形成这种情感认知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恋爱如‘禁地’管束,不说、不提也不允许,导致许多年轻人成年后对婚姻仍懵懵懂懂,认知度较低。”

曹伟发现,学历越高的群体,对待婚姻可能更为谨慎焦虑。关于婚姻,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安稳和保障,如果这方面没有得到担保,那潜意识里就会认为婚姻契约风险在加大,故而产生焦虑。“这和一路以来接受的情感教育有关,而社会现实压力无疑又加剧了可对冲风险的物质渴求。”

婚姻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导致的心理问题,隐藏较深,多被社会忽视。“来我这儿做情感咨询的女性,如果条件较好但是仍害怕结婚的,很多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伤害。”曹伟说,有些家庭中父母婚姻并不幸福,但为了孩子隐忍着在一起过日子,时常争吵打架,当孩子们看到父辈的婚姻如此糟糕,也给他们心里留下了恐惧的阴影。“过去离婚被认为是丢人的事,但硬撑的婚姻则会出现更多问题。”曹伟说,当下离婚率升高所释放的不全然是悲观信号,从另一面来看,这也是婚姻质量优胜劣汰的结果。敞亮地走出婚姻,对孩子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保护。

“有些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只是为了享受人生的自由,并不是恐婚恐育。”曾克说,不想结婚不等于恐惧婚姻,想做丁克不等于焦虑生育,切莫对不婚不育的群体标签化。这类人能承受不婚不育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养老之忧,也能在人生的一定阶段重新选择。

“我并没有恐惧婚姻,只是在这个年纪希望顺其自然,但是现在周围的人一听说你不愿意结婚,就被定义成‘恐婚’,这是个不太友好且偷换概念的说法。”单身的小王是公务员,条件尚可,对婚姻也没有负面意愿。“在周围亲朋好友的一再催促和试探下,如果你依然我行我素,就会被别人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人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对婚姻恐惧,是不是不能生育或者有其他难言之隐。”小王感慨,我不恐惧婚姻,但不愿被社会强行打上这样的标签。

“那些恐婚恐育的人,大都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对婚育的认知是有些绝对化的。”家庭婚恋心理咨询师马丽说,很多优秀职场女性恐惧生育,总是担心自己不能百分百给予孩子一切,焦虑如何才能一步到位,带着孩子从黄金起跑线起飞。

“我遇到过最典型的一个案例:一对夫妇因为过于焦虑是否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是否能面对抚养孩子带来的各种压力,而挣扎了十多年不敢怀孕。”马丽说,不少年轻人做出选择:要么不生,要么就生最优秀的,这种观念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一方面,社会舆论对婚育“歇斯底里”的说教,急速裹挟着年轻人匆匆前进。另一方面,从偶像剧中的霸道总裁到家庭剧中的婆媳关系,散发着一种浮躁、矫情、不切实际的婚恋观,导致一些年轻人对婚姻抱有轻浮的幻想,对生育选择逃避的态度。

“年轻人要了解婚姻的本质,了解生育的责任,更要珍惜情感的交流与付出。”马丽说,社会是开放包容的,但有时也会因潮水般“同质化”的思想淹没其他声音。无论是否走入婚姻,收获快乐和幸福都需要耐心与付出,莫要因为害怕而错过一分一毫人生的风景。(记者 徐阳晨)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