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健康体检筛查抑郁症 关注学生病耻感

2020年09月16日08: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国家卫健委《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抑郁现象,有助于学校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治疗,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在中国,约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九成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规范专业治疗。阻碍抑郁症“早发现,早治疗”因素中,有个人对病症的模糊认识,也有社会对抑郁人群的偏见。现代科学表明,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但处于轻度抑郁的人,出现的情绪低落、失眠困倦等表现,和人们正常的倦怠心情类似,不少人将其误看作心情不适。在中国青年报微博投票中,有一半以上人在“亚历山大”时,选择“硬撑着”,说明很多人未能正确疏导压力,也可能缺少倾诉释放途径。

  某些中重度抑郁人群深受其扰,但怯于社会对抑郁的负面评价,他们的身边人甚至包括父母家长常常认为抑郁者是矫情脆弱,导致抑郁人群拒绝承认抑郁,为“面子”逃避诊治,从而延误病情。抑郁患者的病耻感,使社会无法及时识别抑郁人群,也不利于推动社会正确看待抑郁症。只有社会给予他们精神支持,以平常心看待抑郁症,才有助于他们挥别抑郁。

  将抑郁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是国家探索抑郁症防治工作组成部分。重点人群中,除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也被标明,从而有助于分类施策,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

  据有关报道,我国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大一和大三是抑郁症高发期,大一新生入学、大三接近毕业择业,学生均容易陷入抑郁。世卫组织曾提出,四分之一中国大学生承认有抑郁症状,而学业、人际、恋爱、家庭及就业压力是主要诱因。这提示学校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节点,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各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差异,体现侧重,做好顺承衔接。此外,各级学校要调整心理教育模式,重新组织调配专业资源,比如管理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心理上关注学生诱发抑郁的因素,联合社会、家长参与防治疗愈。

  社会正确认识抑郁症需要时间,打破偏见也难以一蹴而就。推动抑郁症防治,尤其对青少年学生在内的重点人群筛查评估,应拿捏分寸,防止加重抑郁人群病耻感。

  比如,高中及高等院校的抑郁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档案录入信息及使用范围必须明确。抑郁可能成为某些企业不聘用或辞退的借口,此类隐忧,会触发学生抵触筛查,干扰评测结果。学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善意的“重点关注”还要做到“润物无声”。只有充分考虑学生隐私,方能长期有效追踪评估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放下顾虑配合筛查。

  无论如何,针对所有抑郁人群的筛查防治,都要以帮助患者康复为中心,围绕筛查防治的诸多环节,务必避免过度曝光,产生二次伤害。只有筛查评估做到严谨节制,在心理治疗时保护抑郁患者隐私,才能切实帮助抑郁症患者。

  白毅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