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院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 应首先理清医保的边界

2020年09月01日09:17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迅速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哪些互联网医疗服务是否应该纳入医保?如何定价?近日,在人民网·人民健康举办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院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于雪梅指出,当前的互联网诊疗,业务还是集中在挂号、缴费、查询方面。但是现在患者最需要的,是对接医保,让线上处方形成物流配送,最终让患者能够拿到药。“在对接医保这一点上,互联网诊疗还有很多有待发展。”

互联网医疗的定价问题也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关注。

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卢清君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定价是一个难题,原因在于很难核算。“对医生来说,在线上看诊,花的时间多,承担的风险大,动力就不足。”

顾雪非认为,“互联网+医保”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两种路径。一是按照传统思路,有条件、有标准的服务项目报销。他说,这需要制定线上诊疗服务的标准,包括清晰的项目规范和相应的价格、医保支付标准。影像诊断、病理学、药学服务、精神心理咨询、重症监护、疾病预防、慢病管理、急诊等不同应用场景下应有不同的服务项目标准和软硬件要求。特别是,服务项目的编码和内涵制定取决于某种线上服务能否达到诊疗目的和质量,因此线上服务项目数量必定远远低于线下。此外,同类项目线上和线下的比价关系需要考虑,互联网医疗和分级诊疗的关系也需要慎重权衡,因为互联网的便捷性并不能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此外,不同平台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机制则决定了其能够持续发展。

二是在整合型医疗服务的大背景下,医共体打包付费。顾雪非认为,在这种机制下,医共体有动力去提供包括慢病管理、复诊在内的远程医疗服务。他说,若建立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按绩效付费的激励机制,成本效果好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必然会得到医共体青睐,同时解决了互联网医疗项目规范、定价和支付,以及监管难题。而当互联网医疗服务成为医共体的主动行为时,医共体必须对其提供的线上服务的边界进行把握,互联网医疗和分级诊疗的融合问题也随之解决。

此外,卢清君认为,技术问题也是限制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的一大难题。医保信息安全、隐私、电子医保支付凭证、电子签名安全性、电子票据等问题,都需要逐解决。“这可以说是目前限制我们整个互联网工业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瓶颈,也是医保支付受限制的一个真正瓶颈。”

他同时强调,医保不能背离了保基本的原则,不能一提到医疗费用,就先问能不能医保支付。互联网医疗提供的高频互动,其实更适合基层医生去提供。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